3月11日,央视《新闻联播》刊播《我国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报道,全面介绍哈密市依托富集的风光资源、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超前布局的算力基础设施,走出了一条资源型城市数字化转型的示范路径,这也是哈密算力产业首次亮相央视《新闻联播》。
2023年自治区党委书记马兴瑞在哈密调研时强调:“要立足能源优势,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培育新质生产力”。哈密市将伊吾县作为算力产业核心承载区,加速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2024年4月,128P智算中心投产运行;2025年1月,千P级智算中心点亮。今年2月,搭载6710亿参数的DeepSeekR1大模型在此上线,成为新疆首个“满血版”人工智能服务平台。目前,该中心已形成“1个全参数模型+6个轻量化版本”的服务体系,为全国范围内的科研院所提供定制化算力支持。
新疆伊吾云上丝路融合算力中心外景。伊吾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刘亚辉摄
算力存在一个与生俱来的“缺陷”,那就是它是一个耗电量巨大的产业。行业的共识是,算力的发展尽头是电力,没有充足的电力供应,算力经济的发展就无从谈起。
算力经济的机遇,简直就是为电力十足的哈密市量身定制的。全国首批20个光热示范项目之一的哈密50兆瓦熔盐塔式光热发电站,位于伊吾县淖毛湖镇境内。淖毛湖风区也是哈密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规划重点区域。近年来,伊吾县在推进煤化工产业发展的同时,在多能互补的新型电力网络建设上发力,源网荷储一体化能源循环体系构建取得显著成效。依托哈密国家级综合能源基地,这里形成了200亿千瓦时的年发电能力。独特的自然条件与地理禀赋相得益彰——北纬43度的地理位置带来年均4℃的天然冷源,干燥少雨的气候使散热能耗较东部降低40%。
航拍伊吾县先进算力集群二期。伊吾县融媒体中心记者石彩荷摄
目前伊吾县先进算力集群二期项目已经建设完成,相关算力企业已经进场装修,整体算力规模将达6.2万P,届时伊吾县将在全国数字经济版图中具有更大影响力和更多话语权,将更好融入“东数西算”工程和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
伊吾县先进算力集群一期。伊吾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刘亚辉摄
今年,哈密市将加速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先试,重点抓好哈密(伊吾)算力创新示范配套基础设施保障,推动伊吾县10万—20万千瓦“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建设,降低算力中心用能成本;积极探索新型骨干算力传输通道和算力网建设,全力打造“算电协同”基地,推动实现大规模算力安全外送。
文|融媒体中心记者 田玉 伊吾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亚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