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煤炭资源总量约2.19万亿吨,位居全国第一。作为新疆首条民营“疆煤东运”公路专线,淖(毛湖)柳(沟)矿用公路自2010年开通后已平稳运行14年,运送煤炭累计超亿吨。让新疆的“乌金”搭上民营“快车”,不仅破解了疆煤外运的瓶颈,更为“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和我国西北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伊吾县嘉达物流有限公司办公大厅,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忙碌。伊吾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刘亚辉摄
近日,在广汇物流园内伊吾县嘉达物流有限公司中控室监控大屏上,工作人员利用GPS实时监控和巡查,每台货车的行驶轨迹、时速等实时更新,全部用可视化图表呈现。
在淖柳公路上,伊吾县嘉达物流有限公司的368台货运卡车正在稳定运行,这支从2012年起以30台车起步的运输队伍,如今年煤炭运输量已超400万吨。公司副总经理钱彬说:“为防止贺驶员疲劳驾驶,我们采取了限票,短线是两天一趟,长线外运是三天一个来回。”
淖柳公路全长475.35公里(其中,伊吾县段174.35公里、伊州区段90公里、甘肃段全长211公里),西起伊吾县淖毛湖白石湖煤矿,设有矿区站、淖毛湖站、下马崖站、和鑫站、双井子站、柳沟站等6个检查站及5个服务区,途经下马崖、甘肃明水,最后到达终点站甘肃瓜州柳沟物流基地及兰新铁路柳沟车站,是新疆煤炭资源东运的“黄金通道”。
满载煤炭的货运卡车行驶在淖柳公路上。资料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柳沟站是兰新铁路与柳敦(柳沟—敦煌)铁路的交会点,也是疆煤东运的重要节点。
广汇煤炭运销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蒋德勇告诉记者,淖柳公路原设计年货运量2000万吨以上,随着广汇马朗煤矿投产,近年来煤炭产能及市场需求大幅增加,原设计运能已不能满足当前及今后保供需求。因此从2024年开始,淖柳公路矿区段至182公里处进行了扩能改造,改造后货物运能将达到4000万吨以上。
淖柳公路原为双向两车道,计划改扩建为双向三车道通行,按三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40公里,合计总长度约207.62公里,预计今年10月底建成。建成后,单日通行能力将提升1.5倍,极大缓解煤炭运输压力,有效保障疆煤外运。日前施工现场机械轰鸣,建设者们争分夺秒推进工程进度。
航拍淖柳公司改扩建施工现场。伊吾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刘亚辉摄
蒋德勇表示,未来企业还将在淖柳公路智能化、协同化运输领域持续发力,与周边物流园区、铁路站点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实现煤炭运输全链条信息互通,进一步提升运输效率,降低综合物流成本,为疆煤东运打造更加高效、智能的运输通道。“淖柳公路不仅是新疆能源外运的黄金通道,还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脉引擎。未来我们计划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根据煤炭产量、运输需求和道路状况制定科学的运输计划,同时加强与铁路衔接,进一步优化公路与铁路的转运衔接流程,实现公铁联运无缝对接,持续赋能疆煤东运,为新疆‘东大门’书写新的发展篇章。”蒋德勇说。
据悉,改扩建工程还将带动沿线物流、维修、餐饮等产业升级,预计新增就业岗位2000余个。
当淖柳公路完成华丽蜕变,其承载的不仅是千万吨煤炭的高效流转,更将成为连接新疆与内地、国内与国际能源市场的关键枢纽,为全国各地能源供应提供稳定的运输支撑,为伊吾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文|伊吾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亚辉 高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