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要闻动态

从“哈密装配”向“哈密制造”,看哈密如何做?

发布时间:2025-09-12
来源:哈密零距离
访问量:
打印
分享:

在国家能源战略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双重推动下,哈密市依托丰富的风能资源与“一带一路”核心区区位优势,以打造国家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百万千瓦级光电基地和“疆电外送”第三通道为契机,加速推动装备制造产业从“装配依赖”向“自主制造”转型。

工作人员正在吊装前准备工作。融媒体中心记者郭子毅摄

9月9日,走进新疆海装风电设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只见一台台10兆瓦风力发电机组正有序下线。这些搭载国内领先技术的“哈密制造”机组,即将安装于哈密三塘湖风电场,为全国能源保供注入新动力。公司副总经理袁青青说:“今年我们主要通过整体策划、比对差距,进行优化改进、提升,同时通过精益化的生产导入,提升生产周期,确保产出和发运任务圆满完成。”

作为2010年首批入驻哈密的风电装备企业,公司已实现从单一组装到全产业链布局的蜕变。其生产基地经升级改造后,年产能从120万千瓦跃升至400万千瓦,覆盖2兆瓦至10兆瓦全系列机型,累计为哈密及周边风电场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现场正在加紧生产订单。融媒体中心记者郭子毅摄

在产业链上游,新疆南山紧固科技有限公司的崛起填补了哈密乃至全疆风电紧固件制造的空白。这家拥有26项专利的高新技术企业,其智能化生产线自动化率达95%,年产能达风电用紧固件8000吨、锚栓紧固件4000吨。

公司办公室主任董永宏表示,公司推动周边风电企业零部件采购周期缩短40%、物流成本降低20%,显著提升产业链效率。他说:“‘一站式’零部件设计研发服务体系,不仅能精准匹配本地风电基地需求,更辐射至新疆、内蒙古、甘肃等西部风电集群,成功跻身多家全球领先风电整机制造商核心供应链,彰显区域制造的品牌影响力。”

同时,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的26项专利涵盖材料热处理、防松结构设计等领域,解决了高寒、强风环境下紧固件易松动失效的行业难题。

工人正在操作机器进行生产。融媒体中心记者王一川摄

董永宏说:“目前企业正规划拓展塔筒连接螺栓等新产品,持续强化新能源配套能力。在自身快速成长的同时,公司积极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带动上下游企业联动发展,形成‘技术研发-生产制造-服务应用’的完整生态链,为哈密建设国家级新能源基地提供坚实支撑。”

哈密市政府通过政策引导与要素保障,加速创新成果转化,鼓励企业参与国家标准制定,提升产品生产标准和提高质量。今年前7月,哈密市装备制造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65倍,增加值同比增长2倍,成为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哈密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窦仁才说:“特别是在推进风电装备制造发展方面,着力在建链、延链、补链、壮链上下功夫,不断填补产业链空白,现已具备风电整机、发电机、叶片、塔筒、机舱罩等生产能力,已成功打造全疆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全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今年重点引进了重型装备制造基地项目和大功率高端齿轮箱等建设项目,有效填补产业链空白,建成后风电装备本地化生产率超90%,实现了从‘哈密装配’向‘哈密制造’的重大跨越。”

文|融媒体中心记者田玉、郭子毅 王一川 通讯员叶方德、李静

相关信息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