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要闻动态

全球单期最大“光热储”一体化项目在哈密有新进展→

发布时间:2025-10-31
来源:哈密零距离
访问量:
打印
分享:

10月27日,由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中能建哈密“光(热)储”1500兆瓦多能互补一体化绿电示范项目进入设备安装高峰,标志着全球单期最大“光热储”一体化项目取得关键进展。

中能建哈密“光(热)储”1500兆瓦多能互补一体化绿电示范项目施工现场。融媒体中心记者郭子毅摄

作为国家第二批“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的核心项目,哈密“光(热)储”示范工程总装机容量达1500兆瓦,其中,光伏装机1350兆瓦、光热装机150兆瓦,是全球单期建设规模最大的“光热储”一体化项目。

项目位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三塘湖岔哈泉区域,是世界著名风区之一,同时也是典型的高寒荒漠地带,项目创新采用“光伏+光热+储热”协同模式,通过8小时高温熔盐储热系统,将光伏发电的间歇性短板转化为稳定输出的绿色电力。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项目年均发电量将达29亿千瓦时,年节约标准煤86.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25.6万吨,相当于种植1.2亿棵树的生态效益。

定日镜安装现场。融媒体中心记者郭子毅摄

面对吸热塔筒体高空作业、熔盐管道精密安装等难题,建设者通过优化工序、交叉施工,仅用10个月便完成吸热塔主体结构封顶,并实现首片定日镜安装,为后续设备大规模安装提供了条件。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火电哈密光热项目总工程师梁晋卿说:“目前吸热塔管评安装全部结束,塔内的熔盐管道及熔岩管道进入全面安装高峰,土建目前处于主体收尾阶段,争取年内把吸热塔本体管道全部安装完成,汽机房设备全部就位,化水、综合水磅房设备全部就位,管道正陆续连通。

中能建哈密“光(热)储”1500兆瓦多能互补一体化绿电示范项目施工现场。融媒体中心记者郭子毅摄

作为我国“光热+光伏”多能互补模式的创新典范,项目通过智能调度系统实现两种能源的优势互补,设计了“双向储能”机制,这种灵活调节方式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网提供了关键支撑,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标志性工程。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新疆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张伟说:“光伏两个升压站正在进行土建施工,两条220千伏的送出线路已开工建设,预计明年6月具备并网条件,10月全容量并网。项目建成投产后,光热年发电量高达2亿度、光伏28亿度,产生绿电30亿度。”

哈密作为我国“疆电外送”重要基地,项目投产后年均30亿千瓦时的绿色电力将通过现有通道输送至华中、华东地区,相当于满足20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同时将为我国在荒漠、戈壁等复杂环境开发大型清洁能源基地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路径,为加速新疆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和实践蓝本。

|融媒体中心记者 郭子毅 罗洁 田玉

相关信息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