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召开,由三峡集团投资建设的哈密100万千瓦“光伏+光热”一体化综合能源示范项目从全球57个国家286个参评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大会发布的“十大引领工程”。

哈密100万千瓦“光伏+光热”一体化综合能源示范项目现场。融媒体中心记者郭子毅摄
据了解,作为全球能源互联网领域最具权威性的评选之一,“十大引领工程”旨在表彰推动能源清洁化、低碳化、智能化的标杆项目。哈密100万千瓦“光伏+光热”一体化综合能源示范项目凭借其“10万千瓦线性菲涅尔光热+90万千瓦光伏”的百万千瓦级集成规模,以及破解新能源间歇性难题的创新模式,成为唯一入选的中国光热—光伏协同项目。

项目现场。融媒体中心记者郭子毅摄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新疆分公司哈密“光热+光伏”项目运行负责人金一明介绍,项目总装机容量100万千瓦,由10万千瓦的线性菲涅尔光热电站和90万千瓦的光伏电站组成,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吉瓦线性菲涅尔光热+光伏集成示范工程。“线性菲涅尔”是光热领域前沿技术,它利用法国物理学家菲涅尔提出的光的反射和折射原理,通过太阳能的转化来发电。项目创新采用光热与光伏联合发电模式,通过运用防凝运行新工艺,保障光热系统在复杂环境下高效稳定运行,有效解决了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问题,大幅提升电力供应稳定性和可靠性,为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项目现场。融媒体中心记者郭子毅摄
据介绍,电站配备大容量熔盐储热系统,可在夜间或阴天持续供电,弥补光伏发电的间歇性缺陷。防凝运行新工艺的应用,使光热系统在哈密极端温差和沙尘环境下仍保持高效稳定,系统故障率趋近于零。
“目前光热电站共并网发电5次,最高负荷6.2万千瓦,未发生系统故障,整体项目运行平稳。”金一明介绍,项目全容量并网后年发电量将达20.67亿千瓦时,相当于满足100万户家庭全年用电需求;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6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63万吨,这一减排量等同于种植852平方公里森林。
文|融媒体中心记者 田玉 郭子毅 杨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