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要闻动态

哈密工业已解锁“全链条智慧生态”

发布时间:2025-10-29
来源:哈密零距离
访问量:
打印
分享:

“十四五”期间,哈密市以智慧化建设为引擎,通过无人矿卡、智慧管理平台、应急指挥中枢等创新实践,构建覆盖矿山、化工、园区的全链条智慧生态,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10月25日,在伊吾广汇矿业有限公司白石湖露天煤矿内,400台无人矿卡在5G网络精准调度下,沿固定路线有序作业。截至目前这些无人矿卡累计行驶里程达500万公里,拉运量突破2600万立方米。

伊吾广汇矿业白石湖矿区无人驾驶矿卡穿梭于露天矿坑。融媒体中心记者郭子毅摄

白石湖露天煤矿安全副矿长苏仓宝说:“我们主要采用了‘5G+V2X+激光雷达+北斗’及视觉感知等技术,实现对障碍物的三维精准建模,确保了检测精度。在标准化作业场景下,当前无人驾驶系统的运行效率已接近人工水平的95%,整体效率将于2026年前超越人工。”

伊吾广汇矿业有限公司将智慧化矿山建设作为目标,投资2亿元分三期推进智能化项目建设,涵盖安全监控、综合调度、自动化生产等19类系统。同时经过反复论证,公司还提出复杂场景多模态融合感知、车辆运行多层级安全保障及无人驾驶与矿山生产两化深度融合三大核心方案。截至目前,无人驾驶、机器人巡检等应用场景已成功落地,为区域提供了可复制的宝贵经验。

苏仓宝说“我们计划将AI系统深度融合到采矿全流程,通过数据驱动优化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安全水平,解决传统露天煤矿‘高能耗、高风险、低效率’的痛点。”

新疆广汇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厂区。融媒体中心记者郭子毅摄

作为年产120万吨甲醇、7亿立方米LNG的煤化工龙头企业,“十四五”规划期间,新疆广汇新能源有限公司投入3000余万元改造安全生产智能化管理系统。“这个系统配有600多路视频监控通道、2000多处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并对13个重大危险源分别部署了独立的安全监测系统,同步实现了人员实时定位与行动轨迹追踪。”公司总经理薛小春说。

作为全国53个危险化学品重点监管县之一,伊吾县2024年投资2400万元打造工业园区智能化管控平台,工作人员通过平台实时监测76家企业1800余个重大危险源传感器数据、1150余路视频监控,实现生产全要素全覆盖监控。

伊吾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应急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办公室负责人苏耀成告诉记者,目前智慧监管平台已接入了各企业的废气废水在线监测系统、危险品运输车辆视频监控系统及园区危化品企业重大危险源、高危工艺、重点监管部位设置视频监控1150余路,接入企业76个重大危险源传感器数据1800余个,可对园区重点部位压力、液位、温度、气体浓度等在线监测,实现前端感知、提前预警,对园区企业安全生产要素全覆盖监控。

大南湖七号煤矿全貌。融媒体中心记者郭子毅摄

作为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能源保供项目,中煤哈密大南湖七号煤矿自规划建设之初即锚定“安全、高效、绿色、智能”目标。今年,该矿通过自治区智能化建设中级验收,成为中煤能源集团在疆首家智能化矿井。

中煤哈密能源有限公司智能化中心主任张世寿说:“我们推广应用智能巡检机器人实现固定车间无人值守,并对井下车辆实时监控与精准定位,升级无轨胶轮车预警系统。通过智能煤流系统远程集控、AI视频识别危险因素,结合455个高清探头实现井上井下全覆盖,构建‘有线+无线’工业互联网,智能化提效超50%。”

工作人员正在集控室内对全厂设备进行监控。融媒体中心记者郭子毅摄

智能化改造后,该矿13个固定车间全部实现远程集控、无人值守,减少固定岗位人员46人,年节约成本约1200万元。“目前我们正在推进‘智慧矿山2.0’建设,重点升级智能掘进、锚杆支护自动化、数字孪生平台三大功能,力争实现从自动控制到自主决策'的跨越。”张世寿说。

2025年底,哈密市规划将实现所有生产矿井初级智能化及以上等级,其中示范矿井达中级智能化及以上;“十四五”末全面完成各类矿井智能化开采,显著提升本质安全生产水平。

|融媒体中心记者 田玉 郭子毅 伊吾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高志华 刘亚辉

相关信息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