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哈密市紧紧围绕国家“三基地一通道”的定位,充分发挥优势潜能,细化落实稳增长政策措施,聚焦壮大主导产业,实施了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实现了新兴产业加速发展,传统能源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增强了经济发展新动能,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全市工业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在新疆兰石重装能源工程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多条生产线同步开工,生产来自疆内外的产品订单。融媒体中心记者 郭子毅摄
近几日,在哈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疆兰石重装能源工程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生产来自伊吾工业园区、哈密高新区南部循环经济产业园内的订单。新疆兰石重装能源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炼油、煤化工高端压力容器装备等高端能源装备生产的企业,拥有各类成型、加工、焊接、无损检测等各类大、精、尖设备。公司紧紧抓住哈密及周边新能源和煤化工发展的机遇,今年上半年,完成生产量5984.98吨,实现生产产值超1.6亿元。
新疆兰石重装能源工程有限公司的工人正在生产化工企业的生产订单。融媒体中心记者 郭子毅摄
新疆兰石重装能源工程有限公司生产部副部长贾世斌说:“我们目标产量是12000吨,目标产值4.2亿元,上半年共已报产品49项69台,达到建厂以来同期历史峰值。”
公司自落户哈密以来,依托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契机,面向新疆和中西亚市场,建成了大型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公司通过创新技术,在高压加氢反应器、低温甲醇洗装置塔器、多晶硅镍基合金反应器、超限塔器以及光热发电融盐罐等核心设备的制造上实现了新突破,也成为了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利器”
“我们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公司曾先后成功试制了自治区化石能源及新能源行业高端装备制造的多项空白产品,成功制造N08810(镍基合金)硫化床反应器,是自治区境内首台(套)国产N08810材质冷氢化反应器,实现了国产化材料替代。”贾世斌说。
新疆兰石重装能源工程有限公司的工人正在加工产品部件。融媒体中心记者 郭子毅摄
今年上半年,哈密市装备制造业订单多,生产旺,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4%,其中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6%。在装备制造业持续发力得同时,哈密各煤电企业紧紧抓住疆电外送得机遇,不断提高上网电量,谋求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
中煤哈密发电有限公司干净整洁的厂区环境。融媒体中心记者 郭子毅摄
作为传统煤电企业——中煤哈密发电有限公司南湖电厂把新技术应用和技术改造作为提升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持续加大安全生产和数字化智能电厂投入,有效提升了电厂的运营水平。
南湖电厂为疆电外送支撑电源项目,按照煤电一体化模式建设,有效保障了电厂运行稳定性,同时也降低了生产中的运输成本。
为了推动电厂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不断提升疆电外送新能源负荷,电厂在节水、节能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性的改造。
在中煤哈密发电有限公司电厂里的集控室内,工作人员通过分析屏幕显示的各项生产指标对各项设备进行精准调测,从而进一步提升发电效率。融媒体中心 郭子毅摄
中煤哈密发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田华锋说:“煤电机组作为调峰电源,给新能源让路,给他们提供负荷空间,增加一些发电空间,我们通过调峰降低机组出力,我们发电水耗是在0.17千克每万千瓦时的水平,在中电联协会组织的大机组竞赛里面,我们同类型机组一共是43台,名列前茅。”
在哈密市委二届五次全会上提出聚焦壮大主导产业,着力培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为下一步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遵循。
哈密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副书记、局长刘晶说:“我们结合哈密的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创新优势和可持续融合发展优势,有了明确的路径和方向。以产业链培育发展壮大为抓手,对现有的钛基、镁基、硅基新材料的产业,开展延链补链的工作。同时对一些新的产业,比如大数据和氢能产业链,实施一些建链工程,统筹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引导产业集群化的高质量的发展。作为工信部门,下一步,我们将对报告全文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的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不断的解放思想,提高工信系统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提升服务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紧盯全年的目标任务,加大对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运行监测和要素生产要素的保障,确保年终的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
文 | 融媒体中心记者 田玉 郭子毅马晶晶 叶合散
编辑|谭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