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哈密市依托丰富的风、光、热及工业副产氢等资源引进实力雄厚企业,利用先进技术工艺,有序推进绿电制氢及工业副产氢提纯,氢能重卡推广示范及制氢、储运、加氢站等项目建设,力争建成氢能产业链装备制造基地和新疆示范基地。
3月20日,记者在伊吾工业园区白石湖产业园新疆汇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绿电制氢及氢能一体化示范项目建设现场看到,厂房主体均已建设完成,工人们正在进行室内设备安装工作,一派繁忙景象。新疆汇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运营部部长刘广说:“目前我们的主体工程基本完工,预计4月中旬尾项施工结束,进入调试阶段。”
工作人员正在调试设备。伊吾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亚辉摄
新疆汇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绿电制氢及氢能一体化示范项目,是广汇能源源网荷储及绿电制氢与氢能一体化项目的首期项目,项目总投资1.5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装机量为6MW的风光发电项目(其中风电装机容量为5MW,光伏装机容量为1MW),1000Nm³/h的电解水制氢项目及加注规模为2000kg/d的加氢站项目和氢能重卡应用项目。
氢能是一种绿色低碳、来源丰富、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可利用化石燃料生产,也可利用可再生能源生产,其燃烧仅生成水,零碳、零污染,能帮助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消纳,实现电网大规模调峰和跨季节、跨地域储能,可有效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低碳化。
刘广说:“我们的加氢站建成后,每天生产氢气2吨,一年的产能约为660吨,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5800吨。我们采用的是氢能源发电,之后进入电解槽,电解水完成后通过压缩做成燃料氢,属于绿色节能项目。”
氢能产业,无疑是与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产业体系。在新疆汇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加氢站内,工作人员把加氢枪插入氢能重卡汽车的加氢口上,点击加氢机上的按钮后,就开始了加氢工作。整个过程中,既听不到声音,也闻不到气味。
加氢站车辆正在加氢。伊吾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亚辉摄
新疆汇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加氢站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加氢站联调联试已经基本结束,转入试运行阶段,但是受限于绿电制氢设备尚未建设完成,加氢站采取外购“灰氢”(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氢气)作为氢气来源,以满足企业氢能重卡汽车加氢的需要。刘广说:“目前我们有10辆氢能重卡车的运营,每天大概消耗400公斤左右氢气,可以拉1400吨煤,往返200公里左右。”
据了解,该项目是根据广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氢能产业发展规划,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支撑广汇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的重要项目,也是广汇能源源网荷储及绿电制氢与氢能一体化示范项目的首期项目,旨在搭建一个集新能源发电、电解水制氢、储氢、加氢站为一体的科技型应用示范工程,可为推进氢能产业在哈密地区大规模、高质量发展提供全面的数据和经验支持,对于公司加速推进能源战略转型,早日实现碳中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工作人员正在进行远程操作。伊吾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亚辉摄
目前,哈密市已形成集新能源制氢+灰氢提纯+制加氢一体站+氢燃料重卡+氢燃料公交等较为完善的氢能交通及市政应用示范,哈密市氢能交通应用场景初步构建,为今后规模化开展灰氢提纯、新能源电解水制氢以及大规模商业化氢能交通应用提供了基础和经验。
哈密市工信局四级调研员朱毅说:“哈密市正在开展氢能交通场景全产业链落地工作,到2024年底,将实现投运氢燃料重卡500辆、氢燃料公交7辆,加氢站15座,氢燃料电池系统、氢燃料电池电堆等装备制造产业系统落地,全力构建跨省市长途‘氢高速、氢走廊’,打造新疆氢能交通装备制造基地,同时将伊吾县打造成为全疆乃至全国第一个‘氢能之城’。”
文|融媒体中心记者 邢宝玉、杨宏建伊吾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亚辉、尔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