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迈进 推动开放发展行稳致远
——老爷庙口岸经济发展综述
沿G575公路驱车可直接行驶到老爷庙口岸国门区,一眼望去,国门巍然挺立。
老爷庙口岸国门。图片来源:中国移民管理报微信公众号
老爷庙口岸是中国沿边公路口岸,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北通道的重要支点,也是中蒙矿产资源进口的重要通道,口岸常年开放,实现了客货双通。近年来,口岸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核心区和服务自治区“口岸经济带”建设,实现了中蒙经贸合作、人文交流,逐步从“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迈进,推动开放发展新格局。
老爷庙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和哈密海关工作人员正在联合检查。融媒体中心记者 邢宝玉摄
3月26日,从蒙古国拉运铁矿砂的车辆有序进入联检通道,接受老爷庙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和哈密海关工作人员的例行检查。
老爷庙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一队检查员薛雪告诉记者,为保障口岸顺畅通关,他们会根据出入境流量动态调整勤务模式,通过为出入境的中方员工采取每个月首次出境和末次入境加盖一对验讫章、为驾驶中国籍车辆的蒙古籍员工采取短道运输模式等措施,确保口岸顺利通畅。
老爷庙口岸自开放以来,历经两次迁址建设和四个发展阶段,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通关能力进一步增强。“老爷庙口岸1992年2月开关至今,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查验功能不断增强,过货能力不断提升,为哈密进出口贸易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哈密市口岸委党组书记蒋志成说。
老爷庙口岸位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境内,与蒙古国戈壁阿尔泰省布尔嘎斯台口岸对应。1991年6月,中蒙两国政府达成协议同意开放老爷庙口岸。1992年2月,老爷庙口岸经国务院批准对外开放,定为双边季节性开放口岸。2018年,获批准为进口肉类指定口岸。2020年11月,中蒙双方通过外交渠道确认老爷庙口岸由双边性季节性开放口岸扩大到双边性常年开放口岸。2021年4月1日起,实现常年开放。
老爷庙建有出入境旅客联检大厅、海关监管场地(3个)、进口肉类指定监管场地、进口活畜检疫隔离场、驻口岸查验等单位和企业办公生活设施以及道路、供排水、加油加气、绿化、物业管理等配套设施。 国门区分为通关查验区和仓储物流区,有国门、出入境客货运通道和通关场地、海关和边检查验业务生活用房以及海关保税和监管场地等设施。
原哈密惠通贸易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集仓储、物流、外贸进出口、产品加工、住宿餐饮为一体的哈密对外贸易综合性龙头企业。作为原哈密惠通贸易发展有限公司建设者、管理者,公司副经理刘剑目睹见证了老爷庙口岸取得的新变化、新成就、新发展及新贡献。
“当时,口岸基础设施薄弱,发展初期还是以畜产品进口为主,特别是2013年之后,口岸迎来新的发展期,我们也先后投资修建了保税仓库、海关监管仓库、综合楼、加油站等,公司进入跳跃式发展阶段。”刘剑说。
车辆正在卸载从蒙古国拉来的铁矿砂。融媒体中心记者 邢宝玉摄
3月26日,在新疆骅丰联合商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铁矿砂储存仓库内,车辆正在卸载从蒙古国拉来的铁矿砂。该公司副总经理张正杰告诉记者,今年1月,公司以“接桥”模式正式通关运营,截至目前,共进口铁矿砂约3万吨。公司将继续按照政府的要求尝试新的通关模式,确保老爷庙口岸的通关效率和正常运营,同时采取“挖潜增效”等方式降低成本,保障国内八钢及其他下游企业的采购需求。
在该公司不远处的是兵团第十三师东岸国际物流有限公司铁矿砂储存地,只见道路两边整齐排列着等待装运货物的车辆。据该公司副总经理王嘉帅介绍,目前公司每年的运营能力在100万吨左右,截至目前,已有进口铁矿砂15万吨,将来预计进口铁矿砂在150万吨到200万吨。
正在排队等待拉运铁矿砂的车辆。融媒体中心记者 邢宝玉摄
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家最早规划建设的第四家钢铁联合企业,从蒙古国运来的铁矿砂是该公司下属企业新疆昕昊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球团的主要原料。
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驻哈办事处主办布和吉亚一直驻扎在这里协调发运铁矿砂。他说:“蒙古国进口的铁矿砂品质高、生产稳定。今年1月26日我们开始进口,后续我们还要加强与蒙方的合作,加大进口力度,持续推动口岸经济快速发展。”
老爷庙口岸从2009年开始进口铁矿砂。近10年来,老爷庙口岸区位优势和进口大宗矿产资源通道经济优势更加明显,货运量实现了快速增长,累计进出口货物达到1100余万吨。
2022年以来,哈密市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的部署要求,自加压力,加大力度,攻坚克难,老爷庙口岸当年实现进出口货运量达86.85万吨,排名全疆公路口岸第2位、全国公路口岸第17位。
2023年12月,老爷庙口岸进口焦煤216.42吨,实现了口岸历史上焦煤进口的零的突破;当月进口水煮山羊肉50吨,这是继2019年以来实现首次进口,口岸进口贸易增量扩面多元化发展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哈密海关工作人员正在检查。融媒体中心记者 邢宝玉摄
据介绍,“十四五”以来,老爷庙口岸已累计进出口货运量达108.26万吨,贸易额达10705.9万美元。
基于老爷庙口岸基础设施薄弱、通关保障能力不强,进口货品单一、出品货品量小不稳,产业聚集程度低等短板问题,哈密市委、市政府立足哈密在全疆对外开放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坚持把口岸发展建设纳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向西开放的总体布局中统筹谋划,建立了老爷庙口岸“1+3+1”的规划体系,明晰了口岸功能布局和未来发展路径,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启动查验关口前移,提升通关保障能力。
“当前,我们站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为抢抓国家对外开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新疆获批自贸区等政策机遇,我们启动了老爷庙口岸第三次迁址建设,海关查验、边检勤务和运管执法等全部抵边,老爷庙口岸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蒋志成介绍。他说:“我们坚持规划先行,委托专业机构编制了老爷庙口岸国门区规划和修建性详规,谋划建立口岸项目库,优选查验前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同时聚焦口岸通关过货,强基础、扩品种、提货量,全力为老爷庙口岸进出口贸易服务,为奋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哈密、在全疆率先基本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口岸人’的力量。”
融媒体中心记者 邢宝玉、杨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