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哈密市林业和草原局2024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4-03-01   信息来源:市林业和草原局   【字体:

按照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报送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的通知要求,深度思考统筹谋划2024年工作计划,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加强党的建设为引领推动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

1.学深悟透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更加坚定自觉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在内蒙古巴彦淖尔考察并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精神结合起来,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结合起来,与推动林草中心工作、重点任务结合起来,找准贯彻落实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确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林草系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2.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严格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结合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全面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规范优化设置基层党支部,扎实推进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在基层一线有效覆盖,构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以机关“四个走在前列”为抓手,深化“五个好”标准化规范化党支部创建和“四个合格”党员先锋引领行动为抓手,持续开展“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模范机关”创建活动,持续推动基层党建整体提升。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党员队伍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严格、科学、规范发展党员工作程序,提高发展党员质量。着力树好用人导向,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用好各类林草人才,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3.持之以恒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其他成员“一岗双责”。认真做好市委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持续巩固巡察整改成果。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经常性监督和全方位管理,用好“第一种形态”,强化党员干部接受监督和约束的意识。持续深化以案促改,运用正反典型案例,常态化开展党风党纪教育和廉洁文化教育,提高警示教育效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二)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全面推行林长制为抓手推动林草生态保护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以林长制为统领,压实各级党委、政府保护发展林草资源主体责任,健全机制、强化措施,推动林草资源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1.目标任务

2024年推动做优退耕还林沙棘产业;林果面积稳定在22万亩,林果产量达15万吨,商品果率达86%;森林、草原火灾受灾率不超过9‰和2‰,林业、草原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8.2‰和9.5%以内。

2.重点项目

依托中央财政林业草原、自治区财政林业草原、森林草原防火道路、防火物资储备等四大类建立项目储备库。项目涉及重要生态功能区域的防火道路建设、森林保护修复、沙化土地封禁保护、林草有害生物防治、林木良种培育和草种繁育、林果业提质增效等工程。

3.主要工作

1科学开展国土绿化行动。一是统筹推进乡村绿化美化。结合乡村振兴、“千万工程”,科学实施农村“四旁”(水旁、路旁、村旁、宅旁)绿化,采取见缝插绿、腾退填绿等方式增加乡村绿地。二是结合“三北”六期工程和防沙治沙荒漠化治理,因害设防建设农田防护林,合理设计林带宽度、初植密度、种植树种和占地比例,并及时做好农田防护林修复工作。三是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完成退耕还林补植补造2.2万亩。四是防沙治沙稳步推进。推动伊州区开展大泉湾乡至陶家宫镇、花园乡、二堡镇等内部流动沙丘固沙林2.1万亩的修复和复壮。

(2)加强林业草原天然荒漠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一是严格落实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严格管理划定的禁牧区和草畜平衡区,严格保护喀尔里克冰川周围、白石头景区等重要生态区位的天然草原。二是依托中央财政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项目(国家公益林),加强平原荒漠地天然公益林管护。

(3)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建设。一是积极推进新疆哈密东天山喀尔里克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和新疆伊吾乃楞格尔国家级草原自然公园创建工作以及哈密翼龙—雅丹国家级地质公园创建验收工作。二是启动哈密市湿地保护相关工作,配合完成哈密河国家湿地公园相关条例立法任务,强化哈密河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管理,大力推动巴里坤湖创建自治区级湿地公园进程。三是积极谋划新疆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哈密片区)监控及管护系统建设。

(4)加强林草湿地资源保护监管。一是依法加大对违法破坏林草湿地资源的整治。持续加大执法力度,组织开展2024年度打击毁林毁草专项行动、林草湿地荒资源综合执法专项行动,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推动我市林政案件存量清零、动态清零。持续开展年度森林督查,结合国家林草局推送的2024年度卫星监测图斑,及时依法查处破坏森林资源行为。对审核审批建设项目开展定期不定期监督检查,有效遏制未批先占、少批多占、批甲占乙等违法使用林地行为。二是加强对森林草原有害生物监测防治。充分发挥已建成的1个国家级中心测报点、4个自治区级测报站点、14个自治区级监测点的作用,定期开展检疫性林草重大危险性有害生物专项调查,全面实现区域内联防联治工作。重点做好松材线虫病、葡萄蛀果蛾等重大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和草原鼠虫害的预防和除治,进一步加强飞机及地面综合防治工作,确保红枣蛀果率低于3%。三是加强森林草原火灾防控。严格落实各级林长负责制,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坚持预防为主,构建森林草原防灭火长效机制。四是加强林草自然灾害的防控。健全完善应急预案,及时发布气象信息、灾害防御技术要点,落实好各项林草自然灾害防御措施。五是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持续强化野生动植物的管理,加强宣传、监测、巡护,提高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预警能力,完善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体系,不断完善我市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建设,及时对野生动物实施收容救护。加强对雪莲等野生植物的监管。六是完成“左公柳”资源普查与保护。开展“左公柳”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对市域内“左公柳”开展普查、保护、命名,科学保护。推广应用“全国古树名木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古树名木资源数据实时更新机制,完成古树名木资源数据入库。推进伊州区实施“左公柳”古树名木实施抢救复壮工程。

(5)坚持以“新质生产力”引领林果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大力推进林果业提质增效,促进果品加工销售。二是积极试验示范林果业高质量发展新模式。科学合理利用各种非耕地资源发展设施林果业,引进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秦耀园艺有限公司、杨凌雨露集团等农业科技企业与本土企业合作,试验示范“移动森林”“移动果园”种植新模式,引进优良林果品种组织培养工厂化育苗技术,以破解林果业发展对土地资源锁定性和见产周期长的现状,积极推动主动减灾防灾设施林果业试验示范。三是搭建“产学研用”平台。与疆内外科研院所积极交流,形成良好互动交流机制,有效促进科技成果本土转化,推动“新质生产力”引领林果业高质量发展。

6)加强智慧林草建设。一是全面推广应用卫星遥感、互联网+、云平台等高新技术,采取卫星遥感与地面核实相结合,构建“天上看、地面查、网络传”的常态化森林资源保护监管体系。二是全面推广使用全国生态护林员联动管理系统,落实精准管护,提升林草资源监管能力和水平。三是以林草综合检测数据为基础,形成林草资源“图、库、数”。积极做好造林绿化成果、退耕还林还草等工作落地上图。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