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哈密市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哈密市中心城区近期重点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已获哈密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现就主要内容公布如下:
一、政府批复
《哈密市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哈密市中心城区近期重点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已于2025年3月19日获哈密市人民政府批准。
二、规划范围与规模
老城区和中心城区近期重点片区规划总用地面积35.19平方公里,分为三块,一块位于老城区兰新铁路两侧,北起友好路-亚欧路、南至环城路、西起七一大道、东至城区东边界,面积30.8平方公里;一块位于312国道南侧,迎宾大道两侧,面积2.87平方公里,一块位于兰新铁路东侧,延安路两侧,面积1.52平方公里。规划区总居住人口规模约30.33万。
三、目标定位
结合老城区和中心城区近期重点片区的特点,着眼打造生活服务、传统商业、河坝生态、文化休闲“四个中心”,引领哈密高质量发展,从而让老城区和中心城区近期重点片区焕发新活力。
四、规划策略
针对老城区和中心城区近期重点片区现状问题,提出“强心、增绿、畅优、添彩”四大策略,从公服服务、绿地景观、道路交通、城市风貌方面提出优化措施。
(一)强心
针对公共配套不完善的现状问题,强化公共配套中心的建设,重点完善社区级各类公共服务设施,打造方便快捷的服务中心。
(二)增绿
针对绿地景观不宜人的现状问题,按照“绿网贯通、点状增绿”的思路,推进老城区绿化建设,实现城区绿化空间品质的提升,构建丰富完善的绿地景观。
(三)畅优
针对道路交通不顺畅的现状问题,按照“点线面”统筹优化思路,从“面”层面筑网、从“线”层面保畅、从“点”层面治堵,建立高效绿色的道路交通体系。
(四)添彩
针对城市风貌无特色的现状问题,兼顾现状建设实际建设情况,从城市空间、城市风貌方面提出引导建议,重塑魅力十足的城市风貌。
五、规划结构与用地布局
(一)规划结构
规划形成“2个中心、4条轴线、8个片区”的空间结构。
2个中心:保留以时代广场、大十字商业街为中心的老城商业服务中心。结合哈密火车站打造的哈密站商贸中心。
4条轴线:生活服务轴:沿伊州大道—天山西路—广东路布局市区公共服务、商业及旅游设施,连接西部与老城区,促进新老城融合发展;城市文化发展轴:连接吐哈、铁路北与老城区,打造文化与休闲空间,形成哈密文化走廊,彰显城市文化内涵;公共服务设施轴:以火车站—天马市场—友谊路、火车站—天马市场—天山北路为核心,优化老城区和中心城区近期重点片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产城融合轴:连接北部新兴产业、铁路北与老城区,推动产业与生活区域的融合发展。
8个片区:结合居住用地布局,划分的8个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
(二)用地布局
规划总用地面积3519.17ha,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2883.52ha,占总规划用地面积的81.94%。
1.居住用地与社区生活圈规划
将老城区和中心城区近期重点片区划分成8个15分钟生活圈、30个5分钟生活圈和若干居住街坊,健全各级配套设施,打造方便快捷的服务中心。
2.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按照“强心”策略,打造方便快捷的服务中心。第一,做强双心:保留以时代广场、大十字商业街为中心的老城区服务中心,结合火车站打造站前商业服务中心。规划保留南粤文化中心、哈密图书馆、铁路地区体育馆、市第二人民医院等现状大部分公共服务设施,并对现状用地紧张的设施进行必要的扩建(如市中心医院、妇幼保健院等)。第二,强化人字轴线:结合火车站前地区未来二次更新,打造天山北路、天山北路—友谊路公共服务带,优化站前空间形象、提升城市活力。第三,根据生活圈划分,完善社区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多功能运动场地等服务设施建设,强化社区配套。
完善老城区和中心城区近期重点片区教育设施规划布局,保留哈密电大、哈密师范学校、哈密特殊教育学校、市第一中学等现状学校以及22所幼儿园;扩建市第八中学、市第十三中学;新建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初中、4所小学以及32所幼儿园。
六、道路交通规划
规划从“点线面”三个维度,统筹优化路网系统。从“面”层面筑网,从区域着手,从全城层面构筑整体路网骨架,畅通区域联系。从“线”层面保畅,聚焦老城区和中心城区近期重点片区,结合现状建设,联通自由路、文化路与纬五路、向阳西街等,畅通河坝流域路网体系;跨铁路向北连通七一大道、新华路—北京路、复兴路—天山南路、光明路、融合路等,畅通铁路南北路网体系。从“点”层面治堵,针对现状交通拥堵的点,提出相应的改造建议,变堵点为通点。
构建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三个等级的路网系统,老城区和中心城区近期重点片区路网密度为6.93km/km²。
七、生态空间与绿地系统规划
规划按照“绿网贯通、点状增绿”的思路,推进老城区和中心城区近期重点片区绿化建设。
绿网贯通:实施哈密河景观绿带北扩南延;沿西侧铁路专用线,建设带状文化公园;在铁路沿线两侧设置防护绿地;沿亚欧路、新民三路、自由路等设置横向带状公园。完善绿化脉络,构建网络覆盖的绿化景观。
点状增绿:结合更新改造,建设街头绿地、口袋公园等小型绿色空间。
八、市政设施规划
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及专项规划对供水、排水、燃气、供电、供热、环卫等要求,统筹优化各专业系统,完善各类设施布局,充分预控设施用地。
九、城市空间与风貌指引
(一)城市色彩指引
规划确定老城区和中心城区近期重点片区色彩总体定位为“暖韵低艳,多彩相宜;绚丽多姿,魅力老城”,构建“多元色相、中低艳度、中高明度”的色彩总基调。并采用分区、分片通则性的控制引导,强调整体性。
东西河坝流域沿线。调和现状色彩,让城市更有温度,打造温馨家园。体现“赭黄雅韵、熠城彩市”的色彩意象,采用清新雅致的赭石、砖红色、黄色系作为主色调,与现状其他颜色匹配不突兀。
八一路片区。注重与新区之间风貌协调。体现“暖灰米调、棕褐点睛”的色彩意象,采用米灰色为主色调,棕色、咖啡色为点缀色。
312国道南侧。作为城市入口,体现城市特色形象,也要展现现代化特征。体现“黄韵银律、时尚靓丽”的色彩意象,选择暖黄(住宅)、银灰(公建)为主色调,让城市窗口更靓丽。
(二)城市空间指引
规划重点打造“4条城市轴线,2大活力中心,3条蓝绿走廊,9条林荫大道,7处文化节点”的城市空间结构。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