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6日在哈密市第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上
市财政局党组副书记、局长 汪兹贵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市人民政府的委托,我向会议报告2024年上半年哈密市预算执行情况,请予以审议。
一、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
今年上半年,市政府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加大优化支出结构力度,全市财政运行呈现良好态势,总体平稳有序。
(一)上半年全市预算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61.77亿元,为预算的53.01%,同比增长4.25%,增收2.52亿元,其中:税收收入完成52.48亿元,同比下降0.61%,减收0.32亿元;非税收入完成9.29亿元,同比增长44.01%,增收2.84亿元。税收减收原因主要是今年以来,受煤炭等主要矿产品价格持续低位运行等因素影响。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完成99.92亿元,为预算的50.85%,同比增长13.72%,增支12.06亿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上半年,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累计完成4.52亿元,为预算的17.31%,同比下降31.02%,减收2.03亿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完成3.54亿元,同比下降39.96%,减收2.35亿元,减收主要原因是土地出让市场需求放缓,竞买意愿不强等因素影响。
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累计完成11.25亿元,为预算的26.64%,同比下降32.31%,减支5.37亿元。减支的主要原因是自治区上半年下达全市新增专项债券资金到位7.5亿元,同期减少17.7亿元,相应专项债券支出大幅减少。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上半年,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累计完成0.13亿元。为年初预算的21.16%,同比增长100%,增收0.13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累计完成0.17亿元,为年初预算的24.15%,同比增长2.1%,增支34万元,主要为国有企业政策性补贴支出增加。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上半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9.82亿元,为预算的59.62%,同比增长11.33%,增长原因:一是参保缴费人数增加,人均缴费基数增加,缴费收入增加;二是财政补贴和上级补助收入增加。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累计完成14.74亿元,为预算的48.53%,同比增长9.19%。增长原因:一是异地就医人数增加;二是城镇职工生育保险政策调整后,生育津贴支出增加;三是养老金领取人数增加,养老金支出增加;四是补助下级支出增加。
(二)上半年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上半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4.21亿元,为预算的65.03%,同比增长38.48%,增收1.17亿元,其中:税收收入(环保税)完成0.3亿元,为预算的49.86%,同比增长23.84%,增收0.06亿元;非税收入完成3.91亿元,为预算的66.58%,同比增长39.74%,增收1.11亿元。非税收入增幅较高,主要是水土保持补偿费、国有资产处置收入、矿业权出让收入增长较快等因素影响。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完成30.21亿元,为预算的53.69%,同比增长36.2%,增支8.03亿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上半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累计完成0.52亿元,为预算的9.96%,同比增长30.86%,增收0.12亿元,增收的主要原因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和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增加。
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累计完成3.14亿元,为预算的21.42%,同比下降58.91%,减支4.5亿元,减支主要原因是自治区上半年下达市本级新增专项债券资金到位3.6亿元,同期减少9.3亿元,相应专项债券支出大幅减少。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上半年,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累计完成270.65万元,为年初预算的8.68%,同比增长100%,增收270.65万元。
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为零。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上半年,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2.52亿元,为预算的56.63%,同比增长4.84%。
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累计完成9.65亿元,为预算的48.94%,同比增长9.5%。
(三)上半年地方政府债券使用情况
1.新增政府债券资金情况
(1)2024年新增债务限额情况。上半年,自治区已下达哈密市新增地方政府债券限额33.2亿元,其中:已分配27.2亿元(市本级13.08亿元、伊州区6.52亿元、巴里坤县5.7亿元、伊吾县1.9亿元),剩余6亿元(一般债券)待分配。
(2)2024年新增债券资金情况。上半年,自治区下达新增债券资金10.92亿元,其中:一般债券资金3.42亿元,专项债券资金7.5亿元。截至6月末已支付2.71亿元,支付率24.82%。
2.再融资债券情况
2024年哈密市再融资债券规模4.4亿元,其中:市本级2.27亿元、伊州区0.63亿元、巴里坤县1.5亿元。上半年,自治区已下达再融资债券0.2亿元,全部用于归还到期债券本金。
二、上半年财政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收入管理,提升财力保障水平。一是积极组织财政收入。各级财税及相关部门努力克服资源类大宗商品价格高位回落等不利因素影响,多渠道挖掘增收潜力。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4.25%,完成年初预算53.01%,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加大财政存量资金盘活力度。持续加大对各部门(单位)结转结余资金清理力度,盘活结转结余资金。上半年,全市收回各部门(单位)结转结余资金1.2亿元,把过“紧日子”节省下来的资金,统筹用于经济社会发展急需领域。三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支持。上半年,积极争取中央、自治区专项资金29.01亿元,有效化解地方资金筹措压力,提升重点投资项目资金保障能力。
(二)坚持增收节支,不断优化支出结构。一是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坚持“三保”支出中的优先顺序,统筹财力确保“三保”政策落实到位,全市基本民生足额保障、工资及时足额发放、机构正常运转。上半年,全市“三保”支出35.17亿元,为年初预算的59.28%,高于序时进度9个百分点。二是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格执行中央和自治区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各项规定,严格按照会议费、培训费、接待费、出国(境)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维护费等要求,节俭支出,压缩行政运行成本。三是民生支出保障有力。上半年,全市民生支出完成73.4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3.55%,持续保持七成以上占比,全力保障养老、教育、交通、医疗卫生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重点领域支出,坚决兜牢民生保障底线。
(三)坚持多措并举,有效防范化解债务风险。一是守牢守实“红线”“底线”。严把政府举债、融资关,杜绝各类违法违规融资担保行为,坚决遏制政府债务规模,优先足额安排债务还本付息支出预算,到期及时支付,确保不发生政府债务风险的底线。二是健全政府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月报制度、动态监控核查制度、预算审查制度、预算约束制度、追责问责机制等规范政府债务管理工作机制,实时更新债务信息数据,实现对政府性债务的全口径管理和动态监控。三是积极稳妥推进政府债务化解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对政府债务提级管理的安排部署,统筹全市财力加大存量债务化解力度,统筹各级财政预算资金,提前化解部分存量债务,降低政府债务率,增强国有企业持续发展能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四)深化财政改革,更好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一是狠抓预算绩效管理。各级财政部门贯彻落实“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理念,着力推进预算绩效指标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评价结果与政策调整、预算安排等挂钩机制。上半年,全市完成2023年度3311个项目、预算金额126.3亿元的绩效评价和2024年度2199个项目、预算资金84.9亿元的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监控,预算绩效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预算绩效闭环管理体系更加牢固。二是依法依规公开预决算。进一步完善预决算公开内容,全面提升预决算公开质量。坚持“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严格按照自治区统一要求,切实提高预算公开的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除涉密单位外,全市475家部门及所属单位全部按要求完成2024年预算公开工作。三是深入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依托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等核心业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强化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有效提升预算执行的约束性和准确性,不断提高预算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三、存在的问题
上半年,全市财政运行基本向好,但由于各种积极变化和不利因素同时显现,经济结构性矛盾仍旧突出,财政形势依然严峻,收支矛盾依然突出。一是收入增收基础不牢。全市产业结构相对单一,重点税源主要集中在资源类行业,尤其是煤炭产业税收占全市税收的50%以上,受煤炭等主要矿产品价格持续低位运行等因素影响,全市税收收入增长较为困难。二是支出压力不断增大。受经济运行中不确定因素影响,全面落实“三保”责任、加大对重点领域支持力度、消化以前年度形成的存量暂付款等刚性支出需求较大,收支矛盾依然突出。三是收入与偿债支出不匹配。市本级及各县(区)专项债券利息均由财政资金垫付,已建成投入运营使用的项目,收益明显低于融资平衡方案数,项目还本付息困难。集中财力用于全市政府债务化解以及待支付工程欠款等支出需求较大,伊州区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年初预算存在不确定性,偿债支出压力较大。
四、下半年重点工作
(一)持续增强财政保障能力。一是加强收入分析研判。持续做好重点行业、重点税源、重点项目的跟踪管理,定期研判财政收入形势,强化重点税源动态监控,密切关注资源类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税收的影响,研究制定财政增收措施办法。二是加强收入征管。坚持依法依规组织财政收入,加强税收和各项非税收入征管,做到应收尽收、及时入库,坚决防止和纠正征收“过头税”、违规揽税、虚增收入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财政收入质优量稳可持续。三是多渠道筹措资金。充分利用国家扩大有效投资的政策机遇,主动对接上级厅局,积极做好前期工作,在政府债券资金、上级转移支付和示范项目等各类补助资金方面力争实现新突破。
(二)加力提效财政预算执行。一是强化预算执行。严格执行人大常委会批准的预算,不得无预算、超预算安排支出。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加快预算支出进度,提升预算执行质量,按月通报预算执行情况,确保财政资金尽快发挥效益。二是加强资金统筹。坚决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严把支出预算关口,优化支出结构,在财政资金安排上,分清主次、有保有压、有促有控,确保财政资金的投向统筹兼顾,聚焦聚力重大政策、重点领域。三是定期开展绩效评估。将预算安排与绩效评估结果挂钩,对预算执行进度慢、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结果较差的项目暂缓或停止安排,剩余资金及时收回财政。
(三)全力确保财政平稳运行。一是强化库款保障水平。根据收入规模统筹调度资金,全力保障重点支出,加强财政暂付款管理,消存量、控增量,减少和压缩存量资金规模,确保财政资金正常周转,防止发生财政支付风险。二是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紧盯化债清零目标,确保完成年度存量债务化解工作,推动债务率持续下降。督促专项债券项目法人单位履行项目建设运维、债务偿还主体责任,采取多项措施提升专项债券收益能力,防范政府债务风险。三是加强资金监管。以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为依托,健全财政资金支付流程监管和监督约束机制,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管理和监督检查,做到财政资金管理规范,使用合理,确保财政资金安全有效运行。
(四)持续提升财政管理水平。一是优化财政管理体制。持续推进市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及时解决矛盾问题,进一步细化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形成依法规范、权责匹配、协调配合、运转高效的市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模式。二是着手启动2025年预算编制。深化零级预算改革,健全基本支出标准体系,强化预算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坚持“三保”优先原则,做好预算部门过紧日子评估工作,增强预算编制精准性、严肃性,推动提升政府治理效能。三是提升绩效管理质效。不断完善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工作长效机制,着力解决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强化闭环管理,提高工作质量,落实结果应用,发挥工作实效,不断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下半年,我们将坚持以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主动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指导,坚定信心、克服困难、锐意改革、全力以赴做好各项财政工作,更好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统筹财力,保障市委、市政府重点任务有序推进,确保全年预算目标顺利完成。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