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对哈密市第二届政协第二次会议第73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3-11-16   信息来源:市卫健委   【字体:

乔连生委员:

您《关于弘扬中医药文化引进并留住基层乡镇医院中医药人才的提案》我委已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哈密市紧抓国家、自治区促进中医药发展契机,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健全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和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中医药特色优势在基层发挥,为满足群众中医药服务需求,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夯实中医药服务体系。哈密市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83个(含个体诊所),其中市级、县级中医、民族医医院各1个,正筹建县级中医院1个。社会办维吾尔医门诊部1个,中医类民营医疗机构1个,中医民族医诊所35个。7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均设有中医科及中药房;37个乡镇卫生院、6个卫生服务中心建成中医馆并投入使用,实现全覆盖,2023年各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人次15.6万人次,较去年同期上升10.6%。。

二、筑牢基层中医药人才基础。目前全市所有基层医疗机构配备至少1名中医医师,开展6类1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方法的比例上升至72.1%,为村、社区居民提供多种形式的中医药服务。近两年培训基层中医馆骨干50人,充实基层中医队伍。哈密市政府与河南省中医药大学达成卫生援疆共建意向,河南洛阳正骨医院与哈密市维吾尔医医院签订共建协议,派出2名医疗专家开展为期3年的医疗援助,安排2名中医人员赴豫进行为期半年的中医正骨培训学习,河南中医药大学对口支援巴里坤县人民医院,每年选派3名专家开展为期一年的传帮带支援工作。

三、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为了解中医药传统技能传承人的现状,加强中医药活态传承,开展了哈密中医药传统知识调查项目摸底工作,共梳理筛查全市中医民族医类传承项目33项,其中基层30项。选派3名中医、民族医专家创建自治区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发挥了传帮带作用。

下一步,市卫健委将持续加强基层中医药能力建设,强化中医药人才培养,为广大群众提供便捷的中医药服务,满足就医需求,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提升中医药服务可及性。开展市级中医药重点(特色)专科评审和中医医院等级评审,力争中医民族医医院(市维吾尔医医院)达到三级中医医院水平,加强区县人民医院中医民族医药科室建设,支持康复医院设置中医民族医科。发挥已建成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馆作用,打造中医馆示范单位,营造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切实发挥基层中医药人才在基层作用发挥。同时,发挥医联体、医共体、对口帮扶等机制,支持基层中医药人才培训。

(二)进一步强化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每年通过现场培训和远程视频参加国家和自治区中医药继续教育培训工作,达标率100%,医疗机构临床、口腔、公共卫生类医师每年完成一项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二是常态化开展高年资中医师师带徒培养,签订师带徒协议,明确学习要点。三是启动“西学中”培训项目,为基层培养一批理解中医药、信任中医药的人才,培训合格后可认定为中医药人员,提供中医适宜技术中药饮片等中医药服务。四是强化与自治区沟通,在面向基层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时加大中医民族医药人员名额数目,毕业后充实基层中医人才队伍。

(三)大力弘扬宣传中医药文化。一是通过在医院门诊大厅LED屏幕滚动显示、电子海报、线上宣传、下乡义诊、张贴海报、发放宣传册、门诊宣教等形式开展宣传活动,市、区县、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累计开展义诊、宣传等各类中医药文化宣传活动不少于40次。二是建立健全市健康教育工作网络,成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巡讲团,深入农村、社区、街道、厂矿、企业广泛开展中医民族医健康教育讲座,增强中医健康教育的辐射面,引导群众了解中医、相信中医。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及电话:陈远东2269710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