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哈密市生态环境局主动担当促发展 精准服务助投资 以“四个一批”重点项目赋能现代化先行区建设

发布时间:2025-04-11   信息来源:哈密市生态环境局   【字体:

按照自治区党委赋予哈密一标杆两典范总体定位,结合近期马兴瑞书记对哈密提出“争做全疆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要挑大梁,做大贡献的工作要求。4月8日,市生态环境局召开“四个一批”重点项目推进会,并作专题部署,在家局领导、区县分局主要领导及50余家重点企业代表参会。会议明确以“四个一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为主线,充分挖掘释放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内在潜能,统筹推进生态环境要素保障与项目建设高效衔接,扎实推进重点项目落地见效,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创新服务模式,破解项目审批瓶颈

秉持“服务走在审批前、帮扶贯穿全过程”理念市生态环境局创新建立“三项服务机制”,提升环评审批效率和服务质量。

(一)“一企一策”精准服务一是重点项目制定环评服务告知卡,明确审批流程、申报材料、办理时限,确保申报材料一次性通过压缩报批时间二是针对煤化工、能源、矿产等支柱产业,提前介入指导企业优化选址布局和工艺设计,避免“未批先建”等问题。三是建立调度机制,对环评办理滞后的项目以电话、书面的形式及时予以提醒。

(二)“专班+专员”全流程跟踪一是成立由局长任组长的重点项目服务专班,建立重点项目管理台账,将未办理环评手续的132个项目逐个分解到县处级领导,亲自推进动态管理,实时掌握四个一批重点项目进展情况。二是环保服务日为载体安排业务骨干组成“环保管家”团队,定期开展现场指导解决企业排污许可、总量指标统筹、环评手续办理等难题,实现全链条服务。

(三)“绿色通道”容缺快审一是持续推进重大项目联审联批取消多项环评审批前置条件。二是短期内能够补充监测数据或正在进行公众参与的环评文件,推行“边公示边审查”,企业承诺后先行受理,同步评估,后续督促采纳公众合理诉求,审批时限最少压缩10个工作日。三是16大类37小类环评告知承诺制项目,合并公示时间,报告书、报告表项目审批时限分别压缩至15个工作日、8个工作日。

、强化要素保障,释放政策红利动能

(一)加大资金支持,夯实生态根基。积极争取中央及自治区生态环境专项资金,推动供热、水泥、钢铁、焦化等行业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协助辖区内7家企业申报专项资金目前已到位中央支持资金5649.5万元以中央资金撬动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助力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破解重大项目污染物总量指标瓶颈。

(二)深化技术帮扶,提升治污效能邀请国家及自治区专家来哈,针对突出环境问题,结合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需求,开展调研、授课、研讨和实地指导,切实提升企业减排效率节约治污成本。

、压实主体责任,健全长效监管体系

(一)“差异化”执法,提高监管精度落实生态环境监管执法职责,加强日常监管,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坚持执法与服务结合,推行差异化监管、柔性执法,对轻微环境违法行为以教育为主。建立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制度,对环保信用良好的企业给予优先支持对环保信用不良的企业实施联合惩戒,倒逼企业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

(二)“服务靠前”执法,助力企业发展融合执法与服务,开展“谁执法谁普法”工作,为企业“送服务”“送理念”“送标准”提高企业治污水平责任意识。推进非现场执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掌握企业排污情况,减少现场检查频次对守法企业降低检查频率对违法企业加大执法力度。

、下一步工作计划

市生态环境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和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的部署要求,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持续优化审批服务,建立“四个一批”项目动态调整机制,推动143新建、在建项目年内投产达效国家能源集团哈密能源集成创新基地项目(一阶段煤制油工程)等

二是强化环境要素保障,统筹用好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优先支持高新技术、清洁能源等项目落地,助力大产业集群”在哈密集聚发展

三是严格生态环境监管,健全“源头预防—过程管控—末端治理”全链条制度体系,确保项目建设与生态保护协同推进,为哈密市建设现代化先行区提供坚实生态支撑。

哈密市生态环境局正以实际行动,在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寻求平衡,为哈密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在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中,走出一条生态与经济共赢的特色之路。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