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保健食品不是药 夸张宣传不可信

发布时间:2023-02-20   信息来源:   【字体: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众对自身的健康状况也越来越重视。为适应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市面上琳琅满目的保健食品,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甚至可以用铺天盖地、五花八门来形容,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各种宣传效果更是惊人,不但“包治百病”,更是赛过“灵丹妙药”。

“大爷,您的高血压不用吃药了,试试我们的保健品,保证让您血压降到正常”。

“大妈,想要长命百岁,试试我们的保健品,包您活到九十九”。

这些保健食品的宣传,不仅仅超越了药品的治疗效果,更是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信以为真”。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保健是什么意思?保健就是保护身体、增强体质。如果您的身体已经出现了问题,那么单纯的保健已经无法满足您身体的需要。很多老年人都有“讳疾忌医”的想法,觉得“是药三分毒”,能不吃药就不吃药,保健食品是食品,多吃一点或是多吃几种应该有效果,改善身体状况就靠它了。更是有一些老年人,拿保健食品当“救命稻草”,以至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未来我国居民对于保健食品的需求将呈指数级增长。那么,保健食品和药物治疗,该如何选择呢?

专家指出,保健食品具有调节机体功能的作用,其功能以中国传统养生保健理论和现代医学理论为指导,原料以遵从人类的膳食习惯为前提,功能包括增强免疫力、辅助降血脂、辅助降血糖、辅助改善记忆等。而药物则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体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对症,用法、用量及不良反应等。其次,二者的用途也不同,保健食品用于调节人体机体功能,降级疾病发生的风险因素,可按照规定量长期服用,但产品的研发、配方等均未围绕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而设计。而药物主要强调活性成分,有明确的用量、适应症和功能主治,用于疾病的预防治疗,通常情况下疗效可评估。故提醒广大老年朋友们,保健食品和药品从概念和用途上有着根本的不同,保健食品是食品,不能替代药品治疗疾病。

对于选购和服用保健食品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首先要认真查看标签说明书,查看有无保健食品标志、批号、功能声称、适应人群等,产品声称功能应与批准的一致,不能涉及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功能。其次,在服用产品时要按照规定的食用方法服用,避免超量。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需要和饮食情况服用营养补充剂和增强免疫力等功能的保健食品,也可在营养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保健食品,切不可盲目轻信夸大宣传。如果身体出现不适症状,还需要尽快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对症治疗,切勿延误病情,错失最佳治疗时机。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