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聚焦医共体建设提升服务效能哈密市多措并举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走深走实

发布时间:2025-08-15   信息来源:哈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字体:

近年来,哈密市以保障群众健康为核心,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为抓手,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服务模式上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持续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提质增效,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一、聚焦管理一体,有力推动医共体建设更加紧密。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哈密市高度重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卫健统筹、部门协同”管理模式,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将医共体建设纳入区县政府绩效和乡村振兴考核,研究制定相关文件,为推进改革提供政策保障。二是实地调研破解难题。哈密市卫生健康委以“摸实情、解难题、促提升”为目标,多次深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专题调研,通过听取汇报、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全面了解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现状和发展需求,为基层医疗机构“把脉问诊”,进一步推动医共体建设向纵深发展。三是召开医改工作推进会。718日,召开我市深化医改暨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推进会,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改革走深走实。会上通报了哈密市医改工作开展情况,听取了区县医共体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并就全市医改工作推进过程中的重点难点任务做了详细的安排部署。

二、聚焦资源下沉,有效提升县域整体服务能力。一是强龙头,提升牵头医院能力。区县人民医院分别与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河南省洛阳市中医院、哈密市中心医院等建立托管、帮扶协作机制,医院管理、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等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实现从“有医生看病”向“好医生看病”转变,逐步实现“县强”。二是活枢纽,夯实基层医疗服务根基。全市6所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选派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帮扶、巡诊指导25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帮助基层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有效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三是稳网底,做实做细“健康守门人”职责。组建“全科医生+公卫医师+乡村医生”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291支,建立慢性病一体化门诊19家,常住人口、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逐步提升,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基层规范化管理率达到90%以上,34所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及以上标准、4所达到“社区医院”标准,初步实现“乡活”。

三、聚焦数智赋能,开创基层便民惠民发展新格局。一是强化信息化建设。将信息化建设作为医共体建设的“先手棋”,以“一平台、一张网、一体化”的设计,打造覆盖全域的健康共同体。积极开展云医疗信息化集成平台、电子健康卡、全民健康体检、远程会诊、检验检查信息平台等建设,实现市域内各级医疗机构间互联互通和协同调阅,普及和应用电子健康卡,优化全民健康体检信息传导,实现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系统数据实时互通。二是推进资源共享。医共体内远程影像、远程心电诊断中心实现乡镇级全覆盖,推广“基层检查+县级诊断”模式,群众在家门口能够享受到二级及以上医院的高水平服务。截至目前,已累计提供远程诊断服务12.65万人次。三是智慧赋能基层。建立慢病医防融合信息平台,为基层配备智能血压计、血糖仪,通过AI技术实现轻重症患者分级管理、智能外呼和自动化随访等功能,提升慢病管理效率与精准度。伊吾县为医共体总院和分院配备甲状腺癌、乳腺癌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有效缓解基层医技人员短缺困境。

通过系列举措,哈密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成效逐步显现,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能力显著提升,群众就医便利性、满意度持续提高。下一步,哈密市将持续加强县域医共体内涵建设,不断完善运行机制,让优质医疗资源更均衡、更可及,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