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市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创新实践,推动筛、管、防、治有机衔接的基层卫生健康综合管理服务模式,让优质医疗服务走进千家万户,更好地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一是网格共管,变“单打独斗”为“协同共治”。全市38家乡镇卫生院、110个村卫生室、5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由3家区县人民医院牵头,组建成3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服务体系。以“责任、管理、服务、利益”四个共同体为重点,推动行政、人事、财务、业务、药械、信息等“六统一”管理。成立医共体党委,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对医共体内各成员单位“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推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高质量发展。
二是资源共享,变“上层悬浮”为“全面下沉”。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全市6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下沉帮扶、巡诊指导巴里坤县三塘湖镇、伊吾县淖毛湖镇卫生院等25家地处偏远或服务人口较多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立“基层名医工作室”43个。2025年以来,155名“管理+技术”人才下沉基层,帮助基层开展新技术、新项目49项,救治疑难、紧急危重症患者800余人次,开展手术700余例、教学查房200余次。
三是信息共享,变“群众跑腿”为“数字跑路”。大力推动县域医共体远程会诊、医学影像、远程心电等资源共享中心建设,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实现“基层检查、县级诊断”。截至目前,累计为基层群众提供远程诊断服务15.8万人次。积极开展检验检查信息平台建设,开通协同调阅功能,在征得居民允许的前提下,医生可以实时调阅患者在哈密市域内“市、县、乡、村”四级医疗机构历史就诊和检验检查记录,率先实现兵地三级医疗机构检验检查结果互认。
四是健康共促,变“重医轻防”为“医防协同”。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结合疫苗接种、健康宣教等工作,推进源头防控,不断提高辖区居民“未病防病”意识。在伊州区东河、西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巴里坤县巴里坤镇卫生院率先开展“健康积分”试点,通过攒积分兑换礼品、中医理疗服务的方式,引领居民主动参与自我健康管理的新风尚。截至目前,全市已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46.8万余份,举办健康教育讲座998场次,受益人群37951人次。
哈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年9月16日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