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哈密市紧紧围绕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目标,以“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社区医院建设为抓手,通过加强系统谋划、提升服务能力、推动资源下沉、深化社区医院建设等多项举措,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群众就医获得感持续增强。
一、加强组织领导,系统谋划推进
哈密市高度重视“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创建工作,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活动方案,明确目标任务、责任分工与时间节点。根据自治区“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核心指标,确定哈密市“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年度目标,力争到2025年底,以区县为单位,40%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达到服务能力推荐标准。建立健全调度推进和督导评估机制,将创建指标纳入政府年度绩效考核,形成市、区(县)、乡、村四级联动、层层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聚焦能力建设,全面落实服务标准
坚持以国家标准为引领,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标提升、补齐短板、强化质量。一是持续优化服务内涵,全面改善就医环境,推行“一人一诊室”、预约诊疗和线上咨询服务,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效落实,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稳步提高。二是着力提升服务能力与实践水平,组织实施全市乡村医生技能竞赛,通过理论考核和实操演练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提升了乡村医生的常见病诊疗、急诊急救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同时,组织市级专家前往各区县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指导检查和专项培训,累计指导50人次,举办培训2场次,培训基层人员200余人次。三是强化基层人才队伍建设,通过事业单位招录、定向培养、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等渠道,为基层引进医学生375名。依托能力提升项目,累计培训基层卫生人员500余人次,落实基层职称和薪酬倾斜政策,队伍稳定性不断增强。截至目前,全市已有34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及以上标准,占比77%;58家村卫生室达到基本及以上标准,占比52%,成功创建4家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100%标准化建设成果持续巩固,基层机构服务能力整体迈上新台阶。
三、推动优质资源下沉,提升基层服务可及性
推动优质资源下沉,组织6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对口帮扶25家偏远及服务人口较多的基层机构,设立“基层名医工作室”43个。2025年以来,帮助基层开展新技术、新项目49项,救治急危重症和疑难患者800余人次,开展二级手术700余例、教学查房200余次。全面推进远程会诊、影像、心电等资源共享中心建设,实现所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层检查、县级诊断”,累计提供远程诊断服务15.8万人次。持续推进县域医共体内影像、检验、心电中心建设,“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结果互认”机制基本建立,健康服务模式逐步从医疗向健康管理前端延伸。
四、深化社区医院建设,推动服务提质增效
在“优质服务基层行”达标基础上,积极推进社区医院建设,持续拓展服务功能。指导机构规范设置内、外、妇、儿、口腔、康复、中医、检验、影像等科室,加强住院病房建设与管理,合理设置床位,提升常见病、多发病住院诊疗服务能力。深化医防融合,强化公共卫生服务职能,推动基本医疗与公卫服务有效衔接。目前,全市已建成社区医院4家,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291支,共1169人,设立慢性病一体化门诊19家,常住人口和重点人群签约服务率分别达62.91%、90.63%,高血压、糖尿病规范管理率超过90%。
下一步,哈密市将持续巩固活动成果,对达标机构实行动态管理,未达标机构加大帮扶,加强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保障,加快医疗卫生信息平台整合与互联互通,不断拓展中医药服务内涵,全力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健康服务。
哈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年9月16日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