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业概述部分
哈密资源富集,煤及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和风光资源位居全疆前列或首位,是全国传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组合开发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被列为全疆7个制造业基地之一,是“疆电外送”重要枢纽和全国规模最大的风光火电打捆外送基地,已建成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百万千瓦级光伏基地,正在加快建设国家煤制油气战略基地、国家级现代综合能源产业化基地。
哈密市工业经济起步于矿产资源开发,提速于能源资源规模化利用,实现了“量”的有效增长和“质”的快速提升。煤炭、电力、煤化工、黑有色金属采选加工、装备制造等产业是哈密市工业经济的基础。截至2023年底,已核准煤炭产能1.3亿吨/年;电力装机2601.8万千瓦时,其中:火电800万千瓦,新能源电力1710.85万千瓦;形成煤炭分质利用2000万吨/年的规模;年产180万吨氧化球团、3.5万吨镁锭的生产能力及800万吨铁矿石、300万吨铜矿石、260万吨铜镍矿处理能力;具备年产风电整机1700万千瓦、发电机500万千瓦、叶片1200套、塔筒1300套、机舱罩650套的生产能力。当前,正在积极发展现代煤化工、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产业,特别是大力培育氢能、算力等新质生产力。
截至2023年底,全市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6家,其中:煤炭企业10家,电力企业79家,化工企业23家,黑有色金属采选加工企业33家,装备制造企业14家,其他行业企业27家。2023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3%,位列全疆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6%,位列全疆第二。
二、特色产业部分
(一)装备制造产业
依托丰富的能源资源优势,哈密市装备制造产业得到快速的发展,目前共有装备制造企业40家,其中已建成22家、在建18家。特别是在风电装备制造方面,已建成全疆最大、产业链最全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是自治区级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也是全国最大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之一,现已具备年产风电整机1700万千瓦、发电机500万千瓦、叶片1200套、塔筒1300套、机舱罩650套生产能力,主要装配件本地化生产率达70%以上。目前,哈密市抢抓“双碳”和“疆电外送”第三通道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全面开展形式多样的精准招商,着力在建链、延链、补链、壮链上下功夫,全力将哈密打造成为全疆乃至我国西部的能源装备研发中心、制造中心和集散中心,创建国家级新能源制造业的创新创业平台。
(二)氢能产业
哈密市依托丰富的能源资源、优越的交通区位、富集的工业副产氢产能、巨大的氢能应用场景,发展氢能产业优势明显,被确定为自治区氢能产业示范区。已建成加氢站2座,投运氢燃料重卡35辆,氢燃料公交车7辆。截至目前,哈密市已实现集运力保障、制加氢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氢能交通装备制造、氢燃料车辆运营等氢能交通产业链闭环落地。正在加快构建中长途“氢高速、氢走廊”,力争将哈密市建成全疆最大氢能交通应用场景和氢能交通装备制造基地。
(三)算力产业
哈密市立足风光资源禀赋,抢抓“东数西算”重大机遇,谋划成立能源算力融合(哈密)研究院,积极与甘肃庆阳、河南郑州联合建设郑庆哈城市算力网实验场,与重庆协同建设西部算力协同网络,参与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趟出了具有哈密特色的算力产业发展之路。目前,新疆伊吾云上丝路融合算力中心和自治区第一张基于自主可控非IP协议的“三网合一”算力网已建成投用,初步打通哈密至重庆、郑州、北京等地的算力通道。正在加快建设先进计算集群二期项目;一批知名企业纷纷选择在哈密投资算力产业,为哈密发展算力产业提供了重要支撑。
以上内容由市工信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