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哈密调查队
(2025年4月1日)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哈密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紧扣哈密“一标杆两典范”总体定位,深化落实“123456”发展思路,高位谋划、统筹部署、沉着应变、综合施策,经济发展量级跃升、提质向好,在全疆率先基本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奋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哈密征程中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绩。
一、综合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84.39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8.02亿元,增长8.5%;第二产业增加值733.81亿元,增长14.3%;第三产业增加值302.56亿元,增长3.0%。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4%,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67.7%,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7.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62151元,比上年增长9.5%。
图1 2020-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
图2 2020-2024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图3 2020-2024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
分区县看,伊州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20.39亿元,比上年增长6.9%;巴里坤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7.62亿元,增长17.3%;伊吾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6.38亿元,增长16.6%。伊州区、巴里坤县、伊吾县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比重分别为57.2%、17.3%、25.5%。
表1 2024年分区县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区 县 |
|
|||||||
地区生 产总值 (亿元) |
|
第一产业 增加值 (亿元) |
|
第二产业 增加值 (亿元) |
|
第三产业 增加值 (亿元) |
|
|
比上年 增长(%) |
比上年 增长(%) |
比上年 增长(%) |
比上年 增长(%) |
|||||
伊州区 |
620.39 |
6.9 |
31.73 |
9.5 |
347.79 |
9.6 |
240.87 |
2.8 |
巴里坤县 |
187.62 |
17.3 |
11.87 |
6.3 |
147.70 |
24.2 |
28.05 |
0.3 |
伊吾县 |
276.38 |
16.6 |
4.42 |
6.4 |
238.32 |
18.2 |
33.64 |
8.4 |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8925人,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421人。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增长1.0%,八大类商品及服务类价格“六升两降”:衣着类上涨7.7%、其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4.4%、居住类上涨4.3%、教育文化娱乐类上涨3.5%、医疗保健类上涨3.0%、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6%,交通和通信类下降2.1%、食品烟酒类下降2.6%。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2.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0.7%。
图4 2024年居民消费价格月度涨跌幅度
二、农业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08.44万亩,比上年增长1.3%。其中,粮食播种面积34.98万亩,同比下降3.3%;棉花播种面积46.99万亩,增长0.9%;油料播种面积3.92万亩,增长83.2%;瓜果类播种面积9.5万亩,增长6.5%;蔬菜播种面积4.08万亩,增长57.5%;中草药材播种面积2.18万亩,增长269.5%;其它作物播种面积6.79万亩,下降32.4%。
园林水果面积21.94万亩,下降0.6%,其中,葡萄种植面积7.91万亩,下降2.0%;红枣种植面积5.34万亩,与上年持平。
表2 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总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指标名称 |
计量单位 |
2024年 |
比上年增长(%) |
农作物播种面积 |
万亩 |
108.44 |
1.3 |
1.粮食播种面积 |
万亩 |
34.98 |
-3.3 |
其中:小麦 |
万亩 |
21.83 |
-22.5 |
粮食总产 |
万吨 |
15.47 |
10.5 |
其中:小麦 |
万吨 |
8.43 |
-14.3 |
2.棉花播种面积 |
万亩 |
46.99 |
0.9 |
棉花总产 |
万吨 |
6.62 |
8.9 |
3.油料播种面积 |
万亩 |
3.92 |
83.2 |
油料总产 |
万吨 |
0.72 |
89.5 |
4.瓜类播种面积 |
万亩 |
9.50 |
6.5 |
瓜类总产 |
万吨 |
23.52 |
18.4 |
#甜瓜播种面积 |
万亩 |
7.39 |
10.0 |
甜瓜总产 |
万吨 |
16.62 |
36.7 |
5.蔬菜播种面积 |
万亩 |
4.08 |
57.5 |
蔬菜总产 |
万吨 |
10.55 |
49.9 |
6.中草药材播种面积 |
万亩 |
2.18 |
269.5 |
7.其它作物播种面积 |
万亩 |
6.79 |
-32.4 |
果类种植面积 |
万亩 |
21.94 |
-0.6 |
果类总产 |
万吨 |
14.56 |
-2.5 |
1.葡萄面积 |
万亩 |
7.91 |
-2.0 |
葡萄总产 |
万吨 |
10.70 |
-9.9 |
2.红枣面积 |
万亩 |
5.34 |
持平 |
红枣总产 |
万吨 |
2.38 |
21.2 |
全年粮食产量15.47万吨,增长10.5%;棉花产量6.62万吨,增长8.9%;油料产量0.72万吨,增长89.5%;瓜类产量23.52万吨,增长18.4%;蔬菜产量10.55万吨,增长49.9%。果类产量14.56万吨,下降2.5%,其中,葡萄产量10.70万吨,下降9.9%;红枣产量2.38万吨,增长21.2%。
图5 2020-2024年粮食产量及增速
图6 2020-2024年棉花产量及增速
牛羊猪禽肉类总产量2.44万吨,增长0.2%,其中:牛肉产量0.88万吨,增长8.4%;羊肉产量0.89万吨,下降4.6%;猪肉产量0.62万吨,下降3.8%。牛奶产量1.89万吨,下降10.5%;禽蛋产量0.37万吨,增长10.5%。年末牛羊猪存栏头数93.65万头只,下降7.4%;其中,牛存栏15.26万头,同比增长4.1%;羊存栏72.6万只,同比下降8.8%;猪存栏5.79万头,同比下降15.7%。全年牛羊猪出栏头数61.3万头只,下降9.4%;其中,牛出栏5.02万头,增长7.9%;羊出栏48.26万只,下降11.4%;生猪出栏8.02万头,下降6.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市域全部工业增加值624.08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地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1%。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长4.2%,股份制企业增长15.8%,私营企业增长17.0%。分规模看,大型企业增长0.6%,中型企业增长19.6%,小型企业增长14.3%,微型企业增长41.2%。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17.8%,制造业增长16.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4%。
图7 2020-2024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及增速
全年地方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行业中,增加值超亿元行业11个,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7.8%,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长14.0%,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44.5%,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0.7%,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下降15.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81.2%,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8.3%;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19.2%,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15.5%,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4.0%,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8.7%。
图8 2024年地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要行业增加值比重
全年地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218.63亿元,比上年下降17.8%。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06.59亿元,下降18.8%;股份制企业216.70亿元,下降18.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88亿元,增长48.8倍。分工业门类看,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102.03亿元,下降14.7%;制造业32.78亿元,下降53.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83.82亿元,增长10.4%。全年地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67.14元,比上年提高1.97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20.71%,比上年下降5.2个百分点。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1.0%,比上年末下降5.2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8.1%,比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
表3 2024年地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及增长速度
指标名称 |
利润总额 (亿元) |
比上年增减 (%) |
地方规模以上工业 |
218.63 |
-17.8 |
其中:国有控股企业 |
106.59 |
-18.8 |
股份制企业 |
216.70 |
-18.5 |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1.88 |
4878.9 |
其中:采矿业 |
102.03 |
-14.7 |
制造业 |
32.78 |
-53.5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83.82 |
10.4 |
其中:(主要行业) |
|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94.34 |
-17.5 |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
1.30 |
412.4 |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
6.41 |
30.7 |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
32.07 |
-52.0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0.38 |
-139.1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0.14 |
-91.0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80.47 |
8.5 |
统计的24种主要工业产品中,19种实现增长,增长面为79.2%。原煤产量18061.52万吨,增长20.0%;发电量636.86亿千瓦时,增长1.1%。
表4 2024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
计量单位 |
产量 |
同比增长(%) |
原煤 |
万吨 |
18061.52 |
20.0 |
铁精粉 |
万吨 |
233.24 |
11.9 |
铜金属含量 |
万吨 |
2.60 |
24.6 |
锌金属含量 |
吨 |
1246.87 |
-22.3 |
镍金属含量 |
吨 |
7520.45 |
53.2 |
纱 |
吨 |
5873.54 |
4.5 |
乳制品 |
吨 |
3464.3 |
-39.4 |
烧碱 |
万吨 |
3.01 |
10.0 |
焦炭 |
万吨 |
1045.76 |
5.0 |
甲醛 |
万吨 |
34.99 |
13.6 |
精甲醇 |
万吨 |
107.88 |
18.4 |
活性炭 |
万吨 |
5.35 |
-5.1 |
水泥 |
万吨 |
104.76 |
19.7 |
商品混凝土 |
万立方米 |
168.46 |
-3.9 |
铁合金 |
万吨 |
4.61 |
6.4 |
镁 |
万吨 |
3.21 |
16.7 |
海绵钛 |
万吨 |
3.67 |
11.8 |
发电量 |
亿千瓦小时 |
636.86 |
1.1 |
#火力发电量 |
亿千瓦小时 |
349.91 |
-2.9 |
风力发电量 |
亿千瓦小时 |
256.24 |
6.5 |
太阳能发电量 |
亿千瓦小时 |
30.70 |
5.2 |
供热量 |
万吉焦 |
6891.78 |
18.3 |
液化天然气 |
万吨 |
61.75 |
33.7 |
自来水生产量 |
万立方米 |
10327.54 |
10.3 |
地方电力总装机2794.28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27.6%,其中:火电装机668.00万千瓦,与上年末持平;风电装机1688.65万千瓦,增长33.6%;光伏装机376万千瓦,增长82.5%;光热装机5.00万千瓦,与上年末持平;其他装机56.63万千瓦,增长21.4%。
全年市域建筑业增加值109.83亿元,比上年增长29.2%。地方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48亿元,比上年下降21.1%;其中,国有控股企业0.14亿元,下降91.1%。
图9 2020-2024年建筑业增加值及增速
四、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30.67亿元,比上年下降8.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69.82亿元,增长8.3%;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4.13亿元,增长2.4%;金融业增加值25.26亿元,增长2.3%;房地产业增加值19.70亿元,增长2.2%;其他服务业增加值148.55亿元,增长3.4%。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131.91亿元,比上年下降5.6%;利润总额17.42亿元,增长66.4%。
图10 2020-2024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及增速
全年公路货运量4345.05万吨,比上年下降5.7%;公路客运量65.84万人次,下降29.2%。
全年邮电业务收入13.52亿元,比上年增长4.3%。完成邮政函件业务10.24万件,包裹业务2.28万件,快递业务941.19万件。邮政业务收入3.05亿元,增长10.4%;电信业务收入10.47亿元,增长2.7%。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4.31万户,比上年末增加1.38万户,增长10.7%;年末移动电话用户90.85万部,比上年末增加7.92万部,增长9.6%;年末互联网用户43.13万户,比上年末增加2.31万户,增长5.7%。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9.38亿元,比上年下降14.2%。
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03.49亿元,下降13.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90亿元,下降23.3%。
按行业划分,批发业零售额28.86亿元,下降40.5%;零售业零售额64.87亿元,增长1.7%;住宿业零售额2.44亿元,下降4.5%;餐饮业零售额13.21亿元,增长4.4%。
按规模划分,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54.81亿元,下降27.2%,其中,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53.29亿元,下降27.6%;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52亿元,下降10.0%。限额以下单位零售额54.57亿元,增长4.6%,其中,限额以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40.45亿元,增长4.6%;限额以下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4.13亿元,增长4.5%。
图11 2020-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速
全年限额以上17类单位商品零售类值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5%,饮料类增长12.8%,烟酒类增长12.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8.9%,化妆品类增长13.5%,日用品类增长8%,五金、电料类下降94.3%,体育、娱乐用品类下降56.2%,书报杂志类下降0.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6%,中西药品类下降16.6%,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53.7%,通讯器材类增长70.3%,石油及制品类下降30%,汽车类下降7.8%,其他类下降91.4%。
全年限额以上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0.12亿元,比上年增长58.1%,占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比重为0.2%。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地方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45.9%。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43.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69.5%,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1.6%。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4.3%。民间投资增长1.5倍。分领域看,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14.0%,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增长2.3倍。
图12 2020-2024年地方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速
表5 2024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速度
行 业 |
比上年增长 (%) |
行 业 |
比上年增长 (%) |
总计 |
45.9 |
住宿和餐饮业 |
54.8 |
农林牧渔业 |
-43.3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489.6 |
采矿业 |
184.6 |
房地产业 |
7.3 |
制造业 |
7.3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188.7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76.2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24.6 |
建筑业 |
47.4 |
教育 |
28.3 |
批发和零售业 |
295.9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71.7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8.6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9.8 |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5.47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住宅投资12.14亿元,增长26.4%;办公楼投资0.12亿元,下降20.4%;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48亿元,下降44.9%。全年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40.71万平方米。年末新建商品房待售面积40.10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待售面积18.90万平方米。
表6 2024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及其增长速度
指 标 |
单 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房地产开发投资 |
亿 元 |
15.47 |
15.3 |
其中:住宅 |
亿 元 |
12.14 |
26.4 |
房屋施工面积 |
万平方米 |
245.88 |
-8.0 |
其中:住宅 |
万平方米 |
194.53 |
-4.7 |
房屋竣工面积 |
万平方米 |
10.63 |
-76.7 |
其中:住宅 |
万平方米 |
7.61 |
-79.5 |
商品房销售面积 |
万平方米 |
40.71 |
5.4 |
其中:住宅 |
万平方米 |
33.71 |
-7.8 |
商品房销售额 |
亿 元 |
20.83 |
5.3 |
其中:住宅 |
亿 元 |
17.32 |
-3.8 |
全年开工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2240套,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0个。
七、对外经济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0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4.9%。其中:出口1.33亿美元,增长281.3%;进口0.76亿美元,下降9.9%。货物进出口顺差(出口减进口)0.57亿美元,比上年增加1.07亿美元。
八、财政金融
全年地方财政收入139.76亿元,比上年增长9.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0.51亿元,增长12.1%,其中,税收收入100.42亿元,增长9.0%;非税收入20.09亿元,增长31.0%。地方财政支出238.01亿元,增长5.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9.91亿元,增长10.9%。
图13 2020-2024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增速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305.83亿元,比年初增加112.96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798.74亿元,比年初增加74.70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286.03亿元,比年初增加33.20亿元;政府存款余额221.00亿元,比年初增加15.06亿元。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192.44亿元,比年初增加222.93亿元。其中,住户贷款123.13亿元,比年初增加16.30亿元;非金融企业贷款1069.31亿元,比年初增加206.63亿元。金融机构存贷比91.3%,较去年同期提高10.0个百分点。
全年保险公司各项保费总收入25.45亿元,比上年增长5.0%。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8.62亿元,增长8.5%;寿险保费收入16.83亿元,增长3.3%。各类保险赔款支出10.37亿元,下降1.4%。其中,财产险支付赔款5.12亿元,下降9.5%;寿险支付赔款5.25亿元,增长7.9%。
九、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643元,比上年增长6.4%。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980元。比上年增长5.3%;其中,工资性收入29456元,增长7.3%;经营净收入3906元,增长2.5%;财产净收入1512元,增长3.9%;转移净收入11106元,增长1.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828元,比上年增长8.2%;其中,工资性收入9952元,增长17.0%;经营净收入9376元,增长2.3%;财产净收入1071元,增长10.0%;转移净收入5429元,增长4.0%。
图14 2020-202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速
![]() |
图15 2020-2024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速
![]() |
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4.4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55万人。其中,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9.30万人,减少0.16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6.26万人,增加0.47万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9.37万人,增加0.92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6.89万人,减少0.4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1.86万人,增加0.46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5.36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2.45万人,增加0.41万人。年末全市共有0.15万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0.61万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社会服务机构和设施5个,拥有床位数1040张,收养人数302人。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参与国家重点研发专项1个,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立项27个,其中:工业项目8个,农业项目9个。年末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8个,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1个,国家级星创天地2个,市级星创天地9个。自治区级众创空间1个,市级众创空间3个,市级科技孵化器1个。
全年专利授权825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61件。累计有效专利182件。
年末全市有成人高等学校1所,本专科招生1203人,比上年增长2.1%;在校学生3052人,比上年下降0.2%;毕业生1190人,比上年下降9.7%。普通高等学校1所,招生数1839人,在校学生5309人,其中附设中职班在校学生642人。
年末各类中等职业学校1所,招生867人,在校学生2998人,毕业生1094人。普通高中学校8所,招生3813人,增长6.1%;在校学生11064人,增长4.3%;毕业生3316人,下降8.6%。初中学校20所,招生7172人,增长9.8%;在校学生20193人,增长6.4%;毕业生6040人,增长2.1%。普通小学47所,招生6160人,下降12.1%;在校学生41020人,下降0.9%;毕业生6845人,增长11.1%。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81人,增长2.3%。幼儿园83所,在园幼儿13572人,下降21.2%。
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99.97%。其中,农村学龄人口入学率99.92% 。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99.97%。其中,农村学龄人口入学率99.95%。
十一、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年末全市文化系统共有艺术表演团体4个,博物馆4个,公共图书馆4个,文化馆4个,文化站47个。
全年全市接待旅游人数为2010.0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6%;实现旅游收入132.02亿元,增长40%。年末全市共有星级宾馆8家,其中,四星级宾馆4家,三星级宾馆2家,二星级宾馆2家。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387个,其中:医院、卫生院54个,妇幼保健机构(所、站)4个。医院、卫生院拥有床位2851张。卫生技术人员5705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957人,注册护士2478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技术人员136人。乡镇卫生院38个,拥有床位437张,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1112人。
十二、资源和环境
哈密已发现矿种有88种(含亚矿种),占全疆57.9%,其中:能源矿种6种,黑色金属矿种5种,有色金属矿种8种,贵金属矿种4种,稀有金属矿种5种,稀土、稀散元素矿种4种,非金属矿种56种。
全年总用水量6.77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4.8亿立方米,工业用水0.72亿立方米,生活用水0.47亿立方米,人工生态环境补水量0.78亿立方米。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02.67公顷。森林覆盖率3.0%。自治区级以上自然保护区1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保护区总面积179万公顷。
注释:
[1]以上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生产总值(GDP)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根据2023年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核算结果,对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等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
[3]生产总值、全部工业增加值、建筑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进出口总额含十三师数据。就业、农业、国内贸易、固定资产投资、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科学技术和教育、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数据不含十三师。
[4]资料来源:就业、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医保局;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邮电业务收入、固定电话用户、互联网用户等通信数据来自市邮政管理局和各通信公司;保障性租赁住房、棚户区改造数据来自市住建局;货物进出口数据来自乌鲁木齐海关官网;客货运量数据来自市交通运输局;货币金融数据来自人民银行哈密支行;保险业数据来自哈密银保监分局;教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局及驻哈高校;安排科技计划项目、技术合同等数据来自市科技局;专利数据来自市市场监管局;旅游、艺术表演团体、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数据来自市文体广旅局;卫生数据来自市卫健委;社会低保和五保救济数据来自市民政局;矿种数据来自市自然资源局;用水量数据来自市水利局;造林面积、森林覆盖率数据来自市林业和草原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市应急管理局;牲畜存(出)栏及肉产量数据、粮食播种面积及产量数据、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工业品价格指数来自国家统计局哈密调查队;其他数据均来自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