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水产品因何成重金属超标“重灾区”?

发布时间:2020-12-14
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访问量:
打印
分享:

天气逐渐转凉,海里的螃蟹却越来越肥美了。可食用的螃蟹品种很多,除了肉质细腻富有弹性的大闸蟹,当然也少不了个头大、肉质厚实的梭子蟹。近日多地出现梭子蟹抽检超标情况。

据了解,镉是最常见的重金属元素污染物之一。镉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慢性蓄积性。镉的排出速度很慢,人肾皮质镉的生物学半衰期是10~30年。镉引起人中毒的剂量平均为100mg。《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规定,甲壳类(虾、蟹)中镉限值为0.5mg/kg。如果长期大量摄入镉含量超标的食品,可能导致肾和骨骼损伤等。

对于水产品中镉超标的原因,专家指出,水产品中镉不合格可能是水产品养殖过程中对环境中镉元素的富集。镉在生物体内降解速度非常缓慢,沿食物链转移蓄积,成为影响水产品食用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消费者很难通过肉眼辨别梭子蟹是否超标,且食用蟹、虾等甲壳类动物,难以避免会从中摄入重金属镉。建议不要长期过量地食用单一甲壳类动物,可适当多吃蔬菜水果,有助于排出体内重金属。如消费者购买或在市场上发现不合格水产品,可拨打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12315进行投诉举报。

 

相关信息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