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伪劣食品损害消费者身体健康和合法权益,为保障农村地区食品安全,帮助消费者提高辨别和消费维权能力,哈密市市场监管局现就农村地区常见假冒伪劣食品风险特作如下提示:
一、重点防范食品
1.“三无”食品
“三无”食品是指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无生产厂家的食品。
2.“山寨”食品
“山寨”食品是指假冒知名品牌的食品,外观包装与正品相似,但质量低劣的食品。如“康帅傅”(仿康师傅)、“粤利粤”(仿奥利奥)、“雷碧”(仿雪碧)等,包装相似,质量低劣。
3.过期食品
过期食品是指超过保质期的食品,过期食品可能已经变质,食用后引起身体不适。
4.劣质食品
伪劣食品是指以次充好、掺杂掺假的食品,长期食用会对健康造成危害。如土榨油(可能含黄曲霉毒素)、散装酱油醋(可能用工业盐勾兑)、劣质蜜饯(过量添加剂)等。
5.虚假宣传食品
虚假宣传食品是指在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广告宣传等方面,做出不符合食品真实属性和科学依据的功能声称的食品。如“包治百病”的保健品、“纯天然无添加”的虚假标注食品等。
二、购买食品“四注意”
1.看资质
选择正规商店、超市,避免在无证摊贩处购买并且注意查看商家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
2.查标签
检查包装是否完整,标签是否有清晰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名厂址、生产许可证号。警惕“三无产品”,确保食品来源安全。
3.看外观
购买食品时,注意观察食品外观和气味。如有霉味、酸臭等异味,不要购买。
4.留凭证
索要并妥善保留购物小票、订单记录等凭证,以便出现问题维权时提供证据。?
三、维权途径
如发现假冒伪劣食品,请立即拨打12315热线或通过全国12315平台(网址:http://www.12315.cn)在线举报,也可直接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