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瓜果飘香,2025年的中秋、国庆双节即将带着丰收的喜悦如约而至,这是家人团聚的温馨时刻,为度过一个幸福美好的假期,请收好本篇消费提示,帮您避开“舌尖上的风险”!
一、节日美食“挑得对”:热销食品这样选更地道
中秋的月饼、时令的鲜果,是我们过节少不了的“美味”,但挑选时可得多留个心眼!
月饼选购“三看一拒”。一看包装:选择包装完整、标签清晰的产品,重点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名厂址、SC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千万别买“三无”月饼;二看配料:优先选低糖、低脂、低热量的“轻口味”月饼(如五仁、莲蓉等传统款),高血压、糖尿病人群需注意糖分和油脂含量;三看外观:避免购买颜色过艳、异味明显的月饼(可能是违规添加或变质);一拒:自觉抵制过度包装的“天价月饼”,理性消费。
时令鲜货“新鲜是关键”。买水果要选表皮光滑、无霉斑的;买牛羊肉要去正规商超或农贸市场,认准“定点屠宰”标志,优先选当天现宰、肉质有弹性的,别买颜色发暗、有异味的;野生蘑菇别乱采乱吃,野生蘑菇形态多种多样,有些与食用蘑菇极其相似,普通人难以仅凭外观辨别其毒性。千万别图“野生更营养”冒险尝试!
大闸蟹/海蟹“谨慎尝鲜”。中秋国庆前后,正是螃蟹肥美的季节,哈密本地市场也会有外地运来的大闸蟹、海蟹。如果您想尝尝鲜,一定要注意看来源:首选正规商超、水产店,别买路边摊无冷藏、无来源的散装蟹;看活力:螃蟹要选爬行活跃、蟹钳有力的,死蟹或濒死蟹易滋生细菌和毒素,绝对不能吃;看外观:蟹壳青灰有光泽、肚皮洁白无黑斑;看来源:优先选有“海水/淡水养殖”标识的蟹,避免买来源不明的野生蟹,可能存在寄生虫或重金属超标风险。
二、外出就餐“选得稳”:热门餐馆这样挑更放心
双节期间,哈密的夜市、特色餐厅、景区周边的农家乐都会迎来客流高峰,但“人多热闹”更要“擦亮眼睛”!
选餐厅“三查一避”。一查资质:进店先看墙上有没有“食品经营许可证”和“量化分级公示牌”;二查环境:优先选桌椅干净、后厨能看见(或公示“明厨亮灶”监控)的店,别去地面油污、餐具发黏的小餐馆;三查客流:避免盲目扎堆“网红店”。一避:别买路边流动摊的“现宰牛羊肉串”“凉拌羊杂”,也别点来源不明的“现捞螃蟹”。
点餐吃饭“三注意”。注意食材新鲜:过节常吃烤全羊、手抓饭、馕包肉,但点这些菜时要确认羊肉是否新鲜、米饭是否当餐现做;注意特殊人群:老人、孩子、孕妇少吃生冷、辛辣,螃蟹性寒,脾胃虚寒者更要谨慎食用,吃时最好搭配姜茶或黄酒驱寒;注意剩菜处理:吃不完的饭菜及时打包,回家后彻底加热,隔夜的凉菜、熟肉最好别吃(易变质)。
三、家庭聚餐“做得好”:厨房里“家”的味道更安心
备菜处理“生熟分开”。切羊肉、牛肉的刀和菜板,别用来切螃蟹、凉拌黄瓜、皮牙子丝;处理螃蟹前,先用刷子把蟹壳、蟹爪刷干净(尤其是蟹钳缝隙、肚皮下的泥沙),千万别吃蟹鳃、蟹胃、蟹心。
烹饪加热“熟透为要”。“馕坑肉”“架子肉”一定要确保外焦里嫩但内部无血丝;如果在家蒸螃蟹,水开后蒸15-20分钟,千万别蒸时间太短导致半生不熟;自制酸奶要注意温度和时间;干果要选正规包装的。
剩菜储存“科学冷藏”。吃不完的剩菜剩饭要趁热放冰箱,用保鲜盒密封分类存放;螃蟹若吃不完,剩余部分要挑出蟹肉,用保鲜盒密封冷藏,且24小时内吃完。
四、文明用餐“不浪费”:哈密人的好客之道更健康
按需备餐。家里聚会时,根据客人数量准备食材。
合理点餐。在餐厅吃饭时,试试“N-1”点菜法(比如4个人点3道主菜),不够再加;
公筷公勺。围坐吃手抓饭、烤肉时,用公筷夹大块羊肉,公勺舀汤饭,既卫生又显礼貌。
哈密的秋天,是瓜果的甜、牛羊肉的香,更是团圆的暖。让我们从“挑一块好月饼、做一顿健康饭”开始,把好“舌尖上的安全关”,过一个安心、舒心、暖心的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