苇子峡乡位于新疆哈密市伊吾县以北,距县城35公里,乡域面积2022.22平方千米,是一个纯维吾尔族居民居住的小乡镇,辖区内共1个农村社区。苇子峡乡地处淖毛湖盆地南沿,四周多丘陵,居民和耕地大都聚集在伊吾河河谷的下游地带,主要经济作物为野山杏,面积5000余亩。苇子峡乡依托河谷地带优势和野山杏种植特色,培育并发扬“蝴蝶谷杏花”品牌,每年定期举办杏花节。同时,为持续弘扬作为农民画之乡的优良传统,深入挖掘和阐发优秀民间文化艺术资源中蕴含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价值理念,将三者融入起来,打造苇子峡乡“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品牌文化,2020年苇子峡乡被评为“第一批自治区级乡村旅游重点乡”。
1.“同心林”(杏林基地)
“同心林”距离苇子峡乡群众居住区7公里,本地的各族干部群众将它亲切的称为“同心林”,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凝聚同行力量,齐植同心杏林”。
近年来,伊吾县委县政府坚持顶层设计、因地制宜、产业推动的原则,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积极遵守生态适应性规律,坚持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与区域发展相结合,努力改善县域生态环境,发展乡镇特色产业,统筹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苇子峡乡杏林基地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2006年起至2008年,伊吾县2万余名各族干部群众开荒拓石,同植、同浇、同护,种植杏林3800亩,创造了万亩戈壁变杏林的奇迹。
2.太阳历天文教育基地
太阳历广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伊吾县苇子峡乡以南2公里处,占地总面积为10000万平方米,建有天文馆、十二星座、赤道式日晷、人晷、太阳历。其丰富的天文知识及宏大的建设规模,被国家天文台授予 “日全食观测纪念广场世界第一”称号。他集成了多种功能,其测量方法有:测时间、测季节和日期、定方向、显示本地太阳出没方位。
太阳历广场同时建有天象厅、天文台、天文展厅等。同时本身所体现的奇特构思,融合了科学性、景观性、观赏性、艺术性、趣味性等多种内涵,成为地方旅游的新亮点。
3.尤勒敦生态振兴基地
苇子峡乡尤勒敦生态旅游基地,位于苇子峡乡东部,交通便捷,坐拥天然水塘一座,水塘生长着野生白鹤,同时是东部范围内各类陆栖动物的引用水源地,地下泉眼24小时无间断供应,水含氧量丰富,适宜发展多种鱼类养殖,丰富的水资源可以同时发展养殖业与种植业,采取种养结合的方式,集休闲垂钓、自然风光、天然喊泉于一体。同时,还有古烽燧遗址一座,烽燧平面呈长方形,已经坍塌,残留烽燧基础呈圆形,烽燧系土坯垒砌,中间夹杂草泥等。哈密境内的烽燧与长城共同构成了当时军事防御体系,起到了护卫丝绸之路畅通的重要作用,是历代中央政府治理和有效管辖新疆地区的见证,对研究哈密唐—清时期军事防卫、军事设施等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4.农民创作基地
苇子峡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位于杏花苑社区文化站片区,建设面积为482平方米,主要设有:木卡姆演艺厅、农民画室、农民画展厅、农家书屋。外部有主题文化广场、篮球场地、健身器材、文化展板等设施,均正常使用。
实践所内的农民画展厅艺术气氛浓郁,一副副作品构图新颖饱满、色彩鲜艳热烈、形象纯真质朴,这些作品不仅是苇子峡乡日新月异变化的情景再现,更是苇子峡乡各族人民渴望稳定、团结发展、和谐繁荣的真实写照。苇子峡乡的农民画家有较好的绘画基础,他们创作的绘画作品曾到哈密文创园、伊吾县影剧院进行展览,其中的4幅作品曾被刊登到环球网。农民画之家里的作品内容主要为民族一家亲、我爱我的祖国、我的幸福生活、全民抗疫、支援河南水灾、我们一起学法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内容为主。
苇子峡乡红色巾帼宣讲团是由农民木卡姆演唱家、农牧民党员、文化能人组成,他们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及对习近平总书记的赞扬通过民间文化艺术木卡姆演唱的形式对村民进行宣传,让群众对党和祖国的热爱之声在苇子峡乡家喻户晓。实践所内专门设有100平米的木卡姆演艺厅,为他们日常排练、演出提供了场地。
5.杏花小镇
伊吾县全域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苇子峡乡村旅游建设项目一期为2019年代建项目,2020年开工建设,总投资468万元,杏花小镇生态环境优越,田园风光秀美,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良好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
6.蝴蝶谷主题摄影基地
蝴蝶谷位于伊吾苇子峡乡东北部,距苇子峡乡政府驻地3公里。峡谷南北走向,长约1.5公里,东西宽300—1200米。谷内泉水淙淙,春夏两季水美花艳,景色优美。最迷人的是每年4月中旬至5月上旬间,十里杏花大道、万亩杏花田园、蝴蝶谷野山杏园,各种杏花争芳斗艳,争香绽放,万亩红粉,满目芬芳,千万只蝴蝶联欢会于蝴蝶谷里,争相展示舞技风采,花蝶人争芳逐艳,成了花的海洋,蝶的乐园,人的天堂。苇子峡野山杏干、野山杏皮、野山杏饮料是伊吾县苇子峡乡的特产。苇子峡乡自古以来盛产野山杏,著名的“阿达克”野山杏主要产自这里。
7.冷水鱼蟹养殖基地
2019年,苇子峡乡引进社会投资2000万余元建成冷水鱼养殖场地,占地44亩,共有养殖塘40个。该渔场采取流水养殖的生态绿色养殖模式,规模化生产优质三文鱼和鳟鱼。该渔场从2021年开始发货,主要销往乌鲁木齐、上海、南京、广州等地,年产量约40吨,产值约200万元。苇子峡乡中心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计划以资金入股渔场,形成分红,壮大村集体经济。同时,该渔场每年吸收本地劳动力约10人,进一步拓宽村民增收渠道。
8.野山杏“三品一产”提升及农副产品初加工
野山杏、味酸苦,却是一种纯天然绿色食物,伏天解暑止渴,冬天抵御流感,尤其是用杏皮泡制的饮品—杏茶水,对治疗发热感冒具有“立竿见影”的奇效,成为新疆含金量最高的杏干,特注册商标“阿达克”,现苇子峡乡共有野山杏林6000余亩。
以上内容由市文体广旅局提供